张抗抗是谁 ?

2024-05-19

1. 张抗抗是谁 ?

  张抗抗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著80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 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曾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小说金奖”、“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2014年获“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
  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

张抗抗是谁 ?

2. 张抗抗代表作是什么?

张抗抗代表作是《隐形伴侣》。
《隐形伴侣》初版于1986年,讲述了两个青年男女,在北大荒恋爱、结婚又离婚的故事。尝试了有关潜意识、无意识、梦境、幻觉、隐喻、心理活动等多种写作方法,在我国创作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女主人公曾把自己关于真诚和正义的理想,寄予自己的恋人。
但婚后的现实使她在极度的痛苦与迷惘中,对以往奉若神明的“真善美”和人性本质发出了诘问,终于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另一个终身无法摆脱、令人恐惧和震颤的“隐形伴侣”。

写作理念:
张抗抗的小说创作具有“明显”的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特征。她以其“超性别意识”的写作策略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社会宇宙人生的审美感悟。
这一写作特色集中体现在两类作品里,一是知青题材的小说,如《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塔》《红罂粟》《白罂粟》等;二是普通青年和大学生题材的小说,如《我要的不是这些》《飞走了,鸽子》《夏》《去远方》等。

3. 作家张抗抗是那里人?

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1950年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乡

1963年-1966年,张抗抗就读于杭州一中初中。1969年前往黑龙江鹤立河农场劳动。1972年在《解放日报》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7年-1979年,在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1979年进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后出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曾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进行交流。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作家张抗抗是那里人?

4. 张抗抗的简介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张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协从事专业创作。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等。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5. 张抗抗的介绍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著80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 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曾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小说金奖”、“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2014年获“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

张抗抗的介绍

6. 张抗抗的人物经历

张抗抗在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 张抗抗对文学的兴趣从阅读开始,而她童年的阅读经历则深受母亲影响,张抗抗指出:“因为我母亲就是一个生活在童话世界里面的人。她一辈子都充满着童心,即使在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比如说'文革’被隔离审查,她也是用童话的营养去战胜这些困难的。” 1961年,张抗抗在《少年文艺》杂志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们学做小医生》;那一年,她11岁,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  张抗抗儿时熟读西方童话故事,家里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俄罗斯童话》,在寒暑假无数次的阅读中都被翻烂了。 1963年,张抗抗参加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她的成绩达到了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张抗抗高高兴兴地迈入了中学生活。 1966年初中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 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劳动,工作8年。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专业。 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 1979年进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2006年8月撰写文章《城市的标识》,并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书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当选为全国作协副主席。2009年11月13日,被聘为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张抗抗图册来源    )

7. 张抗抗的人物评价

《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她一直在寻找一种合理的生存方式,并将这种寻找付诸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之中,她关心普通人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始终把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作为构成她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理想两性关系的文化想像》:对女性文学的进步和成熟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她开放的写作姿态引领女性写作走向更为宽广的精神视野和新的创作高度。 张抗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后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创作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但她依然锲而不舍,以敏锐的艺术嗅觉感觉时代运行的脚步声,追求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建立与完善,提升思想的深度与哲学意蕴。

张抗抗的人物评价

8. 张抗抗简介

 张抗抗,女,1950年7月3日生,浙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
  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
  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
  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著80余种。
  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
  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
  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曾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小说金奖”、“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2014年获“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
  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
   扩展资料: 
  张抗抗在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
   
  张抗抗对文学的兴趣从阅读开始,而她童年的阅读经历则深受母亲影响,张抗抗指出:“因为我母亲就是一个生活在童话世界里面的人。
  她一辈子都充满着童心,即使在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比如说'文革’被隔离审查,她也是用童话的营养去战胜这些困难的。”
  1961年,张抗抗在《少年文艺》杂志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们学做小医生》;那一年,她11岁,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
   
  张抗抗儿时熟读西方童话故事,家里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俄罗斯童话》,在寒暑假无数次的阅读中都被翻烂了。
  1963年,张抗抗参加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她的成绩达到了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一中的录取分数线。
  张抗抗高高兴兴地迈入了中学生活。
   
  1966年初中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
  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劳动,工作8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