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有次贷危机吗?

2024-05-13

1. 中国会有次贷危机吗?

不会,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开放,杠杆率较低,如果出现金融问题政府会直接选择行政干预的。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尽量不干预导致的。
目前国内就咱们自己最大的贷款——房贷而言,不太存在次级贷款。所谓的次级贷款就是把贷款人做信用分级,次级贷款特制指给信用低的人的贷款。特征就是利息高,利率会波动,通过贷款的高额利息收益来弥补其中一部分坏账的风险。

次贷危机产生的微观基础
金融企业家通过创新次贷产品,加剧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为其操纵和引导市场预期创造条件,同时也为新一轮的金融创新创造条件,其结果是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不断复杂化,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不断加剧。
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和杠杆率不断上升,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不断提高。由此可见,金融机构高的风险承担和高杠杆是金融企业家进行市场操纵和过度创新的必然结果,在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承担和高杠杆率只是金融危机脆弱性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中国会有次贷危机吗?

2. 中国为什么不会发生次贷危机?

在中国,你买了房子贷款了,一个国人本来就对信用卡使用很小心,一般不会超出自己还款能力很多的透支,二个国人普遍都是量入为出,为还款宁肯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哪怕吃咸菜也要还款,因为在中国欠债还钱的这个古训太深入骨髓了。
再者,国人失业了还不上款了,第一个着急的就是父母了他们宁肯自己喝粥,甚至向亲戚借贷也要帮助孩子还贷款这个应该大家都是由同感的吧。所以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父母还有退休金可拿的情况下,银行的大多数房贷还是安全地。除非国内买房者的上述关系出现大批量的没有收入。否则就算目前经济下行银行还是不担心会出现美国式的次贷危机。
在我国,以零首付买房不能说没有,但相对比较少,而且基本上都是炒房客,对于自住需求的人,他不会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买房。在现行的政策下,按揭贷款的首付已经被提高到至少30%,第二套房的首付至少是40%,换句话说对于那些恰好买在最高点的人,房价下跌30%之后才会变成负资产,如果他真打算弃楼断供,那就意味着首付和已经交付的按揭都打了水漂了。这类人不会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购房者都不幸买在了最高点。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不会使得我国也爆发类似危机,但它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最大的两个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总共发行了大约 5.2 万亿美元的债券,而这两个机构已经濒临破产边缘,美国政府不会坐视如此大型的金融机构破产,唯一办法就是发行更多的美元去挽救它们,这势必将推高全世界的通胀水平。

3. 中国为什么不会发生次贷危机

中国没有那么发达的资本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在我国,以零首付买房不能说没有,但相对比较少,而且基本上都是炒房客,对于自住需求的人,他不会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买房。在现行的政策下,按揭贷款的首付已经被提高到至少30%,第二套房的首付至少是40%,换句话说对于那些恰好买在最高点的人,房价下跌30%之后才会变成负资产,如果他真打算弃楼断供,那就意味着首付和已经交付的按揭都打了水漂了。
这类人不会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购房者都不幸买在了最高点。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不会使得我国也爆发类似危机,但它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最大的两个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总共发行了大约5.2万亿美元的债券,而这两个机构已经濒临破产边缘,美国政府不会坐视如此大型的金融机构破产,唯一办法就是发行更多的美元去挽救它们,这势必将推高全世界的通胀水平。

中国为什么不会发生次贷危机

4. 为什么说中国不会发生次贷危机

要想弄明白我国会不会爆发类似的金融危机,首先我们就要弄明白,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
十多年前,美国的购房者也像我们我国人这样,银行先审查你有无还款能力,然后你缴纳20%的首付款,最后拿到贷款买到房子。由于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聪明“财智”,他们发明了一种叫“住房贷款证券化”的金融创新,即把房贷打包成债券形式,转手卖给投资者,这些买家主要是日本、我国以及一些中东国家。美国的银行尝到了甜头,他们发现这类买主的资金几乎是源源不断的,现在就看自己能够“生产”出多少贷款了。
假设有个美国穷人,买了套40万的房子,首付是零,这40万住房贷款已经打包成债券,转卖给外国人了,现在银行找到他说:你的房子已经从40万升值到50万了,虽然你既无工作又无收入,但这升值的10万元就是你的资产,你可以拿升值部分作为担保再借10万元。就这样,一个按照传统银行审查标准算不上是合格客户的人,也能借到钱。此人所有的资产都是问银行借来的,一旦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他要弃楼断供是没有任何顾虑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是不可能发生次级贷危机的,我们的银行无法将贷款打包出售,这意味着他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比较高。在我国,以零首付买房不能说没有,但相对比较少,而且基本上都是炒房客,对于自住需求的人,他不会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买房。在现行的政策下,按揭贷款的首付已经被提高到至少30%,第二套房的首付至少是40%,换句话说对于那些恰好买在最高点的人,房价下跌30%之后才会变成负资产,如果他真打算弃楼断供,那就意味着首付和已经交付的按揭都打了水漂了。这类人不会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购房者都不幸买在了最高点。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不会使得我国也爆发类似危机,但它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最大的两个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总共发行了大约
5.2
万亿美元的债券,而这两个机构已经濒临破产边缘,美国政府不会坐视如此大型的金融机构破产,唯一办法就是发行更多的美元去挽救它们,这势必将推高全世界的通胀水平。

5. 怎么美国的次贷危机,股市没有中国的股市跌得很?

  美国股市监管机制、自由度很成熟,只是一些上市公司因业绩不佳,资不抵债,破产退市了。还有政府出面救市。措施采取得当,所以没有造成很大的震荡。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从2005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怎么美国的次贷危机,股市没有中国的股市跌得很?

6.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是否有大影响

1,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那些投资美国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品的国内金融机构蒙受一定损失。
2,次贷危机导致了美国以及世界各国股市的大幅下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下 跌不可能不波及到中国股市。
3,美国次级贷款问题暴露以后,人们开始普遍担心其经济会否出现衰退。毕竟,次贷危机与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相关。
4,这几年,中国股市出现强劲上涨,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如果这种增长出现放缓,那么对股市的支持力度就会下降。
5,由于香港股市能够更多地反映出国际资金的流向,因此那里的股指涨跌会导致在境内的联动,而那些含H股公司的A股股票,受影响最大。注意回避A+H股票。

7. 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暂时还不会,以后的发展要看政府的政策是否得力.
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方面,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近几年,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偏多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我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采取了减息等货币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联储分别宣布,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50个和75个基点,减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形成了倒挂。如果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反向而行,扩大的利差将增大热钱流入的动力,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弱势美元政策在不断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同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 

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8. 次贷危机会来中国吗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信贷市场发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次贷危机中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一)直接影响:比较有限
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
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
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