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2024-05-13

1. 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依法理财。
(二)深化财政改革,完善专项资金有效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2、建立完善有效管理的机制。
(三)依法理财,严格预算法和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执行。
1.对专项资金分类管理,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专项资金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重点专项,属入项目库专项,此类专项可统一开户,集中核算,要求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并进行全面的绩效跟踪问效。第二类为一般性专项,如工作经费等,可放宽列支范围,并入正常的基本账套核算。
2、落实专项资金的综合预算。一是应将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等资金均纳入综合预算,这样更有利于统筹安排财政性资金;二是安排预算时应考虑上年专项结余。分清发生年末专项结余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财经法规,按程序报批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3、控制人员支出增长过快势头,控制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4、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转变专项资金管理的方式方法。
(四)加强会计人员培训,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五)加强财政监督,强化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一是扩大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管理范围应包括预算内拨款、非税收入等。二是延伸监督单位的范围。

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2. 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财政专项资金是由财政预算安排,明确指定专项用于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个地方或某类专项工作且有指定用途、专款专用、专门管理和核算的财政性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在加强政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树立以法理财观念 
    项目单位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做好理财用财的文章,带头执行财经纪律,不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用财。以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的宣传为契机,转变专项资金的管理观念,提高对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二)健全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的、对各个项目主体既有约束又有奖惩的激励制约机制。将专项资金的范围、预算编制与执行、项目合同方法、支出范围标准绩效预算管理、项目监督机制、奖惩措施等有关专项资金问题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建立从政策控制、过程控制到效率控制的支出控制机制。出台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确定总体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制定特定项目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一个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框架,保证专项资金在监督、管理中有制度可依。

    (三)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方式 
    一是建立两个层面的财政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为主体参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有项目就参与的专项资金项目财政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各自掌握的项目信息,解决部门协调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各部门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避免项目多头上报等情况的出现。同时,在财政部门内部,建立各职能股室参与的财政监督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各自掌握的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前、事中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财政部门要改变过去的事后财政监督方式,将监督的重心向事前、事中前移,要创新检查方式,建立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明确各自监督职责,达到有效监控的目的。三是依托金财工程,实现网上查账,更新监督手段,采用先进的监督管理软件,实现对专项资金从资金拨付、使用、决算、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监督。

    (四)抓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资金使用实施“跟踪问效”,进一步明确管理部门及用款单位的责任,验证和考核预算分配目标的完成情况,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有效性。二是建立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制度。要求项目承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资金使用情况,主管部门汇总后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结合项目决算、验收等工作,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和绩效考评档案,提高财政监督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制定相关指标和标准,对项目抽样检查评价,对承担单位进行量化打分,为今后专项资金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三是加强评价结论即评价等次的应用,将部门预算安排与评价等次挂钩。对绩效结果为优良的,在安排预算时给予优先考虑,并予以重点支持;对绩效差劣的,暂停安排资金,并停止已安排资金的拨付,实现资金安排与绩效优劣真正挂钩。

3. 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实质上是地方财力供求的矛盾,其表现为经济发展和制度管理滞后的矛盾。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关键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为指引,构建统筹和谐强有力的资金运作体系和透明高效制度化的财政监管体系。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依法理财。
(二)深化财政改革,完善专项资金有效管理机制。
(三)依法理财,严格预算法和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执行。
(四)加强会计人员培训,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五)加强财政监督,强化专项资金监督检查。

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4.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

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就是指通过财政部门拨付或者配套给事业单位的具有特殊用途或者指定用途的资金。在事业单位设置专项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集中财政资源优势完成特定重大工作任务或者是促进某一行业领域、某项事业建设发展的快速推进,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专项资金在会计确认上必须单独进行核算,而且严禁挪作他用,必须单独进行报账结算。近年来,虽然事业单位都普遍加强了对自身涉及的专项资金监管,但是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仍然是存在着较多问题,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符合国家财经法规以及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推进事业单位财政体制改革,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与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是提高专项资金绩效的有效手段
专项资金对于事业单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重大改革任务进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保障作用。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措施以及绩效评价等制度机制,实现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科学化使用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专项资金的实际绩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财政专项资金紧张的问题,确保高效利用专项资金的规模优势完成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最大程度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是规范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客观要求
强化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管,就要求必须进一步的完善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以预算的约束力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管,并将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管链条向事前、事中延伸,确保财政专项资金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实现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对于专项资金,国家都有着严格的审核、审批、审计管理程序与方法,外部监管力度较强,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督促。
3.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监管是顺应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对于财政支出的规范、绩效、法制以及科学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资金分配科学、支出合法合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财政支出管理运行机制,也是落实国家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要求的内容之一。
二、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形势分析
1.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首先,在我国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大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额的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目前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来源早已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国家财政拨付到现如今的多元化投入。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来源渠道除了国家财政拨付配套以外,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项目融资建设以及专项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这大大缓解了专项资金投入造成的财政紧张,提高了专项资金的灵活性,同时也对专项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国家强力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预算、采购以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确立与不断改进,为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依据,这在提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效率与管理规范化方面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
2.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模式落后。一些事业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上,由于资金的拨付、收支使用以及绩效评价都由管理部门监督,因此自身对于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在专项资金的预算、收支以及财务分析、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制约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2)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力度不足。内部控制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依法依规、科学合理的前提基础。但是我国事业单位针对专项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力度普遍较为薄弱,尤其是内部审计工作非常不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阶段仍有一些不合理的问题。
(3)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全面绩效评价不完善。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针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往往是通过财务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反应。对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全面效益缺乏深入的剖析与反映,尤其是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真实绩效评价反映不全面,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浪费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1.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体制
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体制的完善上,首先应该对事业单位的所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实际效益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与财政部门合作建立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支付体系。其次,在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上,应该严格依法管理,遵循国家财经法规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切切实实保证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严格的专款专用。第三,应该进一步的规范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于专项资金的用途要求,针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监督制定科学合理、程序规范的管理制度。
2.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是规范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应当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在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阶段就着手编制预算计划,并组织专家对预算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尤其是对各种预算支出项目进行逐条审核,重点确保预算方案的精细化、量化以及科学合理性。其次,应该注重强化事业单位预算方案的执行,尤其是严格预算支出审批程度,对于专项支出必须层层审批,对于预算明细中没有的项目应严禁列支,杜绝出现挪用资金的行为。通过这些措施,强化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水平,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合理。
3.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
对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该管理的重点放在内部的控制管理上,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合理。首先,应该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尤其是对专项资金的投资项目等进行公开的招投标管理;同时对于不涉及保密要求的资金使用应该及时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开。其次,对于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应该实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范围、项目建设内容以及预期绩效情况等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第三,应该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内部监督防控机制,将内部审计监督与外部的财政、审计、基建以及其他主管部门对接,可以通过联席会议的方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
4.针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应该在对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形成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到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构建以绩效为导向,以资金流向为线索的绩效管理体系。在事前的绩效管理方面,重点是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立项审批、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方案制定等进行前置管理;在事中管理方面,重点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绩效执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实际情况等进行跟踪分析;在事后管理阶段,则主要是对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
四、结语
发挥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优势和价值,必须强化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配套制度建设、落实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强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

5. 什么是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


什么是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

6. 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规定

根据当前《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支出根据资金管理要求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的具体项目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这些专项支出,应当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并需要单独报帐结算,即应当与正常的拨款区分开来,分别核算,同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已完成项目的专项结余,报经主管预算单位或者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此外,近年来财政部针对特定资金管理还制定了相关规定,如:财政部印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对基本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定了相关规定;另外在印发的《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中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等;同时各地方财政部门结合本地特点,也出台了一些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

7. 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与控制

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就是指通过财政部门拨付或者配套给事业单位的具有特殊用途或者指定用途的资金。在事业单位设置专项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集中财政资源优势完成特定重大工作任务或者是促进某一行业领域、某项事业建设发展的快速推进,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专项资金在会计确认上必须单独进行核算,而且严禁挪作他用,必须单独进行报账结算。近年来,虽然事业单位都普遍加强了对自身涉及的专项资金监管,但是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仍然是存在着较多问题,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符合国家财经法规以及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推进事业单位财政体制改革,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与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是提高专项资金绩效的有效手段
专项资金对于事业单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重大改革任务进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保障作用。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措施以及绩效评价等制度机制,实现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科学化使用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专项资金的实际绩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财政专项资金紧张的问题,确保高效利用专项资金的规模优势完成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最大程度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是规范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客观要求
强化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管,就要求必须进一步的完善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以预算的约束力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管,并将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管链条向事前、事中延伸,确保财政专项资金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实现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对于专项资金,国家都有着严格的审核、审批、审计管理程序与方法,外部监管力度较强,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督促。
3.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监管是顺应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对于财政支出的规范、绩效、法制以及科学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资金分配科学、支出合法合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财政支出管理运行机制,也是落实国家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要求的内容之一。
二、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形势分析
1.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首先,在我国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大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额的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目前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来源早已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国家财政拨付到现如今的多元化投入。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来源渠道除了国家财政拨付配套以外,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项目融资建设以及专项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
三、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1.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体制
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体制的完善上,首先应该对事业单位的所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实际效益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与财政部门合作建立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支付体系。其次,在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上,应该严格依法管理,遵循国家财经法规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切切实实保证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严格的专款专用。第三,应该进一步的规范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于专项资金的用途要求,针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监督制定科学合理、程序规范的管理制度。
2.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是规范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应当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在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阶段就着手编制预算计划,并组织专家对预算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尤其是对各种预算支出项目进行逐条审核,重点确保预算方案的精细化、量化以及科学合理性。其次,应该注重强化事业单位预算方案的执行,尤其是严格预算支出审批程度,对于专项支出必须层层审批,对于预算明细中没有的项目应严禁列支,杜绝出现挪用资金的行为。通过这些措施,强化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水平,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合理。
3.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
对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该管理的重点放在内部的控制管理上,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合理。首先,应该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尤其是对专项资金的投资项目等进行公开的招投标管理;同时对于不涉及保密要求的资金使用应该及时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开。其次,对于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应该实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范围、项目建设内容以及预期绩效情况等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第三,应该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内部监督防控机制,将内部审计监督与外部的财政、审计、基建以及其他主管部门对接,可以通过联席会议的方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
4.针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应该在对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形成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到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构建以绩效为导向,以资金流向为线索的绩效管理体系。在事前的绩效管理方面,重点是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立项审批、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方案制定等进行前置管理;在事中管理方面,重点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绩效执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实际情况等进行跟踪分析;在事后管理阶段,则主要是对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
四、结语
发挥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优势和价值,必须强化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配套制度建设、落实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强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

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与控制

8. 什么是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

财政部门制定的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的制度规定。
财政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部门下拨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如财政部印发的《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就是一个规范中央级项目支出预算的制度。

扩展资料:
构成分类:
目前对专项资金的构成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从财政资金管理的情况看,在日常操作中,一般采用的是“扣除界定法”,即扣除经常性经费以外的,由财政安排或追加以及上级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全部作为专项资金。
从支出性质分类,专项资金包括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如:专项购置、专项修缮等);从支出用途分类,可以将专项资金分为基本建设支出、专项业务费、专项支出购置、专项修缮和其他专项等。
在财政部印发的《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项目支出预算是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或专项资金支出计划)。项目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
专项资金分类与中央项目支出分类基本一致,只是在资金来源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别。地方专项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部门安排的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或上级拨款的资金、政府性基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