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丰功伟绩

2024-05-16

1. 林则徐的丰功伟绩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颂。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林则徐的丰功伟绩

2. 林则徐的一生有哪些丰功伟绩?

说起林则徐脑海中第一印象就是他虎门销烟中英姿飒爽的身影。而这场禁烟运动已成为爆发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后来清朝因为鸦片战争而惨败,林则徐也成为了清朝战败的替罪羔羊。此后林则徐便被流放到新疆。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在流放期间他考察了南疆8个城市,加深了对边疆地区防守意识的提升。
一、虎门销烟运动因为鸦片图害中国人民的精神,所以林则徐曾多次跟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最后终于得到统治者的首肯。于是林则徐便接受命令在广东这个地区进行燃烧鸦片,而且把那些还在外国商人中的鸦片也一并销毁掉。这场禁烟运动绕中国跟外国之间的关系矛盾达到了顶点,甚至成为外国入侵中国的借口。而林则徐也被清朝政府拉出来做战争失败的替罪羔羊。同年被贬去官职,并发配新疆。
二、改善新疆的经济林则徐在流放新疆的期间,自己走过了南疆的8个省城市,并了解到边防意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林泽全还发现我国边境最大的隐患是沙俄,于是他鼓励当地的人民开垦田地,囤积粮食,以备将来发生战争。而且林则徐在新疆期间,还把新疆的地貌环境以及通行路线,整理成一本书籍。尽管林则徐很想重建西部边防军务,但是因为他已经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再去做这些。所以他在众多求见者当中选择了一位叫做左宗棠的人去完成他的计划。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凭借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而新疆也正如林则徐预料的那样受到了沙俄的入侵。这时左宗棠上报朝廷并请求出战,最后得到军机大臣跟慈禧的支持,成功收复新疆。而这其中离不开林则徐所提供的新疆考察路线。

3. 林则徐的主要功绩

虎门销烟
功绩一:林则徐为官一任公正廉明、爱民如子、实干敬业。
“为官一任公正廉明、爱民如子、实干敬业”,一定有人会说这不是作为当官的基本要求的标准吗?话没错,可是你想想,从古至今有多少为官者能够真正的践行这几个字?大家都知宋有包青天,明有海青天,却不知清朝也有个“林青天”,大众对于海青天和包青天的评价和褒扬放在林则徐身上也并不为过。因此,把林则徐为官一任公正廉明、爱民如子、实干敬业作为功绩而展示于世人一点也不为过。纵览林则徐一身为官履历,不难发现,林则徐除了兼有包青天的公正廉明、海青天的刚直不阿,更有为官一任的勤政有为、实干敬业。在任江苏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主官)期间澄清江苏吏治、改革审判程序并亲自裁定大小案件,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将前任积累的案件清理的差不多了。而且办案公正廉明,因此被百姓称为“林青天”;东河河道总督期间,面对河道民生的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住寒风,日行几百里查看沿河地势以及水流情况;任江苏巡抚期间,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
功绩二:作为人臣,尽忠报国。
岳飞尽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被后人所称赞而广为流传,林则徐尽忠报国,却很少得到宣传,但是后人却不能因此去否认他的伟大。虎门销烟让林则徐不仅仅成为了民族英雄,更是成了世界英雄,但是虎门销烟后清政府为了给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找借口而无情的找林则徐背锅。林则徐先被革职查办,后面又直接以“罪臣”的身份发配新疆。在5年的流放生涯中,林则徐并没有怨天怨地,而是继续自己的忠君爱国之路。在新疆实地勘察当地地形后,已经通过自身所译的俄国资料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明确向上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的方针,这也是“防塞论”的先去思想。并且根据自己曾经拥有的河道和水利治理的经验带领当地人民兴修水利,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福祉。
功绩三:是中国近代旧官僚体制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千年未遇到的西方强国的入侵,让林则徐深刻地认识到闭关锁国的错误思想以及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近代化先进思想的重要性。
功绩四:文学功底深厚,爱国诗歌流传深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则徐的对联“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愿闻已过/求通民情”“应视国是如家是/能尽人心即佛心”,他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更是广为流传。

林则徐的主要功绩

4. 林则徐的功绩

林则徐出身微寒,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27岁参加会试,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中进士,授庶吉士,嘉庆十九年,任翰林院编似,派充国史馆协修。嘉庆二十一年,派充江西乡试副考官。道光皇帝嗣位后,道光二年和三年历任浙江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此后多年,分别辗转分任陕西、湖北、河南、江宁等省按察使或布政使.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首任封疆大吏,出任江苏巡抚.十五年,又兼署两江总督.道光十七年,任湖广总督。道光十八年,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禁烟。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调任两江总督,道光二十年,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由一个普通寒士仅历十余年即登上封疆大吏要座,实属罕见.道光皇帝之所以如此迅速拔林则徐于群僚之中,有人认为是由于林则徐于道光十八年上《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原片》中向道光帝指出,鸦片若不禁绝“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国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晌之银”的警告后,极合道光圣意,故予大胆提拔。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全面。我们认为,道光帝敢于逐层提升林则徐,是出于他对林则徐长期考察的结果.道光二年,林则徐入京陛见,道光帝召见他时嘉许道:“汝在浙省虽为未久,而官声颇好,办事都没有毛病,联早有所闻,所以叫汝再去浙江,遇有道缺都给汝补,汝补缺后,好好察吏安民罢!”并关照他以后“照从前那样做就好了。”向例病痊起复人员坐补原缺,而道光帝却让他什么“缺都给汝补”,扩大了林则徐补官机会,这对当时候补官吏来说,是夭大的恩典,林则徐在其《纪恩抒怀》一诗中认为,这是“转沾雨露宠恩偏”压抑不佳感激之情。道光三年,江苏水患,林则徐力主控刘河故道泄水,成效较大,治水有功。十一月林则徐入京陛见,道光帝两次召见,对林大加赞许.鼓励他“勉为良臣”。道光四年,八月,清朝廷根据两江总督林玉庭的奏请,命林则徐(时任江苏按察使)筹浚江浙水道,道光帝批称:“即联特派,非伊而谁,所请甚是。”林则徐的才干深为道光帝所赏识。道光十二年,林则徐首任封疆大吏—江苏巡抚,他在江苏五年,政绩卓著,因此,于道光十六年,又升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在防汛、槽运、禁烟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次年,他又转任湖广总督。在湖广总督任上,林则徐忠实执行道光帝禁毒政策,得到道光帝赞许,说他“所办甚属认真”。 
林则徐的政治才干、务实精神,屡受道光帝赞赏,并给予层层提拔,最后把他推向禁烟的最前线—广东,为林则徐施展个人才干,实现爱国主义抱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原野。因此,可以这样说,倘若没有道光帝的知人善任,林则徐虽有作为,但其影响面极其有限,更不可能主持6. 3为民族雪耻、振撼全世界的虎门销烟。
参考资料:陈敬木-《论林则徐历史地位的确立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

5. 林则徐的历史功绩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 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林则徐的历史功绩

6. 林则徐的历史功绩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7. 关于林则徐的生平简介(一个事迹)

林则徐为维护我国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重视执法、认真行法上。当然他执行的是封建大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与外国的关系而言,他行法于在华外商,就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义。当鸦片泛滥时,林则徐坚持“大清律例”,不但适用于“华民”,而且同样适合在华“外夷”,“化外人有犯”,并依律科断之”,“与华民同照新例一体治罪。”他还明确地向英国政府宣布:“凡在一年六个月之内,误带鸦片,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林则徐反复强调“夷商至内地”,必须遵“天朝”法度,犹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须遵英国法度”一样。这反映了林则徐维护我国主权和法律的鲜明爱国的思想。

关于林则徐的生平简介(一个事迹)

8. 林则徐的事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