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

2024-05-12

1. 中国的教育

看你这么问这个问题,就知道中国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中国的教育

2. 中国教育

中国的教育沿袭的是苏联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是重中之重,教育改革呼唤了30年,估计还要长期呼唤下去,直到呼唤者喉咙肿胀呼不出声来,也许这时候就开始改革了。原理类似股市,
   78年的时候,中美两国教育代表团互访,面对中国到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横幅,面对中国孩子早期教育,天才教育和雨后春笋般的各类学习班,中国孩子的勤奋是全世界第一的。所以2国教育界一致认为:20年后,中国的孩子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体制,21世纪将是中国的。20年过后,美国的教育获得了143名诺贝尔奖,中国的教育在这20年间诺奖连个提名的也没有竞争到。美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赢在了终点线上。如果以20年为一场赛跑,这就是结局。
   怎样去解决?
   全力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全力支持孩子们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小学,中学,大学考试不完全以分数为主,完全以孩子的综合因素考虑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为最重要的评判条件。考卷以创造性思维为主要观察评分依据。那种机械的应试教育评分,是在培养机器人的思维,墨守成规,标准答案。比如800年前的考题:地球是正方形的,是宇宙的中心。而哥白尼说地球是园的,地球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哥白尼这样的回答不是照标准答案回答的,就被打0分。这种情况在今天比比皆是,凡是有标准答案的,基本都在消灭人的思想,这样的教育怎能创新世界?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远是无止境的,人类的科学到今天仍无法解释鬼,神,龙,灵魂,转世现象,超光速现象,UFO现象,还有心灵感应现象,应试教育一定会把这些问题说成是迷信,胡说八道,缺乏科学依据。但是应试教育不会说科学发现是永无止境的,现成的许多我们认为是科学的东西,其实就是谬误,有些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会被更正,有些问题直到人类消失,也不会获得圆满的答案,这才是真实的现实。
    我们的生存制度,是否允许我们的教育大规模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呢?大家都会思考了,会影响到政权的稳定。所以,谈教育改革,谁都知道,空谈是可以的,但是做起来是不行的。

3. 中国的教育

我个人认为,这 在家上学就是与世隔离啊!以下我列出几个缺点:
一、孩子会缺少关爱(友爱 老师的关爱 社会上的爱,国家的福利)
   人都需要爱,在校上学可叫孩子学会友爱,孩子接受教育的同时是需要伴侣的,你想你的孩子是孤僻 冷漠的吗?
二、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影响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若独自在家接受家教,日子久了势必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即使楼主认为青少年犯罪率高这也不是办法,现如今的传媒这么发达,关在家里也是关不住。
三、孩子的一考不会定终生,关键在于家长怎么看
   我的高中老师对我说,人生的转折点有很多,关键在你怎么面对,再说国外的教育也不见得都好都成功,也只是个别  
   现如今知识越高犯罪的手断越高明,不让孩子接触知识又使之成了井底蛙,这是为人父母最为担心的,我也是。不过不用担心,只要你愿意把孩子交给耶稣基督,他会挑起我们的担子,赐给我们喜乐平安.让耶稣成为您孩子一生的伴侣吧!

中国的教育

4. 中国教育

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讨论最多的几点是:
一、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问题,高考大省里的学生们,拼命的学习作题,人数教少的省的学生过的是潇洒有滋味,还有什么高考移民等。
四、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却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像古巴、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而我们却在口口声声的说以目前的形势看,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想问一下,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呢?十年前我们这样说,十年后我们还是这样说,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长久投资长久收益的行业,其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教育制度中的这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还大程度是我们的政腐在纵容,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1.教育收费越来越高。
2.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做人。
3.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方法。 
目前的中国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在步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缺陷变得越来越大。——甚至制造很多抑郁症、自闭症患者!原因是现代教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知识教育上,而实践教育比如做人的道理、道德品德教育和做事能力技能的培养等这方面缺失严重或可说几乎没有,时间几乎完全被知识教育侵占。有读万卷书,却没行万里路!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非常适合知识和做事能力的培养,而家庭教育是启发做人道理、道德、品德的温床。知识永远学不完,对孩子真正有用的知识又有多少呢!知识、做人、做事、品德哪些对孩子的未来更重要?把孩子束缚在凳子上,何苦呢!很多事情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从法律上来说,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学杂费全免。实际上,在城市里,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收费,虽然一般普通小学和初中学费很低(约每年200~700人民币左右),但因为学校师资差异问题所产生的教育差别,仍然一些师资较好的学校仍以“赞助费”等为由收取费用。在农村,自2007年以后中小学九年教育为免费,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很少设立初中,甚至出现一个县只有一所初中的情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被迫被剥夺义务教育权被一点一点的重视起来,在城市地区,剥夺义务教育权被视为很严重的罪行。

5. 谈谈中国教育

中美教育的对比


一、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二、育人目标:

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课堂:

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权。

四、师生关系:

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美国人不承认权威。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五、考试制度:

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六、班级人数:

中国虽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而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七、时间:

在一年中,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

八、成绩单:

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在中国,行政部门会想方设法的公布学校成绩。教师的考核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机制下长达12年之久,心理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九、教材:

美国的教材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数学,导致许多的成年人离开计算机对数字就没了概念,连日常生活的计算都成了难题,看之非常可笑,但是他们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材一味的强调夯实基础,才导致机械重复的作业一堆堆,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十、课外生活:

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比如,8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清洗洗衣机,一次8美元,为别人演奏等等,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也有很多是打义工的。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

谈谈中国教育

6. 谈谈中国的教育

现在,中国的教育模式实际就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教育──筛选胜利者,淘汰失败者,学校之间激烈竞争,胜利的学校盲目扩充、大量招生,失败的学校生源流失、难以为继,人力资源与财富资源越来越集中在某些优胜的学校,胜利的学校与失败的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的差异将越来越大,这将出现什么结局呢?教育决定未来──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成员的途径,教育的水平决定学生将来的生存能力,个人的生存能力不仅关系社会的繁荣稳定,而且关系家庭的和睦幸福,家庭的和睦幸福则关系下一代的教育环境,如此循环,无穷无尽,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可想而知,如果我们今天为社会提供贫富差异的教育服务,那么明天必将出现一个更加贫富悬殊的未来社会!

初中教育是我国的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学校追求重点高中录取率显然是有违义务教育的原则的。大家可能看到过,当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考上了重点学校,可能是高中,也可能是大学,原学校的门前会挂起横幅来,现在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当今中国式教育的落后在于它是为少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而不是为大多数学生服务的素质教育,缺乏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模式,盛行应试教育的残余思想和落后做法。为什么现在从上到下都呼吁“素质教育”我想就是这些因素吧。

中国有句古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外界的评论足以促使我们深刻地反思:为什么在我们看来,素质教育越喊越响,而在别人眼中,却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教育的尴尬,原因何在?到底是什么促使教育行业追求眼前利益和盛行短期行为,从而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呢?所以看问题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个人认为中国式教育出现许多问题,原因就在于:对学生的成长规律、才能、潜力都不了解,只是按照大人的主观愿望去规划孩子,从不把孩子看成是独立、与众不同的个体。这是不尊重生命个体的表现。这种让人心力交瘁的教育,让学生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个性现在对学生们越来越重要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办学宗旨则为“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灌输式未必不好 启发式未必全好”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个人以为,他的话外之音就是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并非一无是处,西方的启发式教育也非一好百好,两种教育方法应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点,才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当前“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成为推行优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急先锋。连老师们也要完成一篇接一篇的“课改论文”;这就不禁令人联想当年曾兴盛一时的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理论引进的“目标教学改革”,今天却已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长远的教育思想,那么它们都将是没有生命力的!让我思考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很多学校现在口口声声要进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们的负担,但是结果呢?结果还是有一样多的作业,一样多的考试,一样多的…………


个人认为,就当今中国式教育来看,最好的改革办法就是使教育寓教于乐,更有实用价值,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我们学生实践的多一些,停留在书本上的少一些;实用的多一些,理论的少一些,这就满足了一些一大批学生的需求了。

7. 关于中国的教育问题

你这个问题很宽泛:
教育是既有技术、又有艺术、同时又是贯穿人一生的一项活动。
教育按照受教育群体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性教育、还有跟高的教育如:研究所等。
所有你说的教育问题,是哪个阶段的呢?
另外根据教育的环境:又分为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
其中又有很多关于教育的管理,大到国家类的教育事件(招生、就业、人才、资源、专家等)小到省市区域(特色教育等)
同时教育既是具体又是抽象的,有具体知识,同时又有关于人的心、行为、道德、理想等的教育。
还有教育的参与者:既有学生又有老师,还有社会,其中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找到很多问题来谈论。
再远一点,知识的结构、课程、分类、等都是教育里面的问题。

所以,希望通过上面这一点简略的分类能帮你,筛选,你具体想了解的问题。

关于中国的教育问题

8. 关于中国教育的问题

中国人“望子成龙”的心态,在每年7月使社会氛围扭曲到了极点。当我们思考中国的教育危机时,我们不能只盯住城里的那几所名牌大学、中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试题,我们应该正视中国广袤大地上的现实。 

  盛夏酷暑的7月,最火爆的话题是高考与教育,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今年的高温是超常、灼人的,今年讨论的热度也超过往年。发生在湖南郴州、广东电白等地的大面积舞弊案,既耸人听闻、又发人深思。我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为考生服务的饮料、保健品、出租车、宾馆房间等等,生意是多么兴盛,我由此得出一个聊以自慰的结论:我们中国终于有了一项自己独创、领先于世界的产业:高考服务产业。 

  我曾在欧美一些国家呆过,在升学考试期间和平时观察过学生与家长的行为举止。我从来没有见到像我们这样的紧张、不安、孤注一掷般的期待。中国人“望子成龙”的心态,在每年7月使社会氛围扭曲到了极点。当然,这种以年轻一代的前途为中心,以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求上进的思路,又包含着可以理解,甚至值得敬重的成分。      

高考:最不坏的制度 

  每年高考前使人提心吊胆、令人焦灼不安的气氛,考生和家长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揭榜后“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使得高考制度成了备受批评与责难的对象。 

  确实,要从科学性、公正性等各个方面质疑这个“一考定终生” 的制度,是太容易了;把这个制度称之为现代科举制度,从原则上说也没有太大的不妥。中国的每一位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都知道,不管教育的目标、方向说的是什么,考生在高考中成功与否,才是普遍中学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 

  如果最终未能考上大学,那么成千上万的高中学生费力费钱,辛苦3年是为了什么?他们在3年前挤破头要进重点学校是为了什么?在高考这个最终标准面前,素质教育成为空谈,分数挂帅、题海战术等等备受谴责的举措不言自明地具有了合理性与合法性。 

  确实,高考活像一头令人生畏的怪兽,它使学生、家长、教师胆战心惊;它又像一架无情的机器,把青年学生的活泼与情趣碾得粉碎。我坚决主张,目前的高考制度必须改革。 

  同时,我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认为,对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在承认其基本框架合理的基础上争取改善与改进,而不是革它的命。我还想指出改革高考制度的难度: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各种大变革的提议,绝大多数不是耽于幻想,就是失之于不可操作。总之,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彻底替代的方案。目前的高考制度是有种种弊端的制度,但又是已经有过的尝试或可能实施的选择中最不坏的制度。经验与智慧并未向我们提供无限的制度创新空间。 

  比如,有人提出,高考成绩只能是决定性因素中的一项,平时的成绩、表现,学校或老师的推荐意见,也应加入进来作为考虑因素。这种主张原则上是对的,但具体考虑如何实施,问题就多了。以目前的道德水准、社会风气、部门利益至上的作风及地方主义、哪一个班级哪一个学校、哪一个地区不会拼命给自己的学生以高分?能设想有多少家长不会给老师、学校拉关系、送礼品,以求得最佳推荐评语? 

  今年7月,传媒报道了多起高考舞弊案,考试作假卷入的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以及科技手段的运用,使人们大为震惊。在仔细研究了这些案件之后,我仍然想说,相比较而言,高考仍然是中国较为干净的一块地盘。我很少看到,在其他问题上,社会各界有像对高考的纯洁性那么严格的要求,传媒有这么密切的监督,政府有关部门有这么快捷的反应,案发后人们有这么强烈的震惊与关注。相比而言,现在对考试舞弊的查处,恐怕已不如封建时代。我从鲁迅的传记中就知道,他父亲因涉嫌科举时贿赂主考官,差一点掉脑袋。无论如何,人们对于高考的公正性,可以说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分数挂帅,就教育本身而言是负面的,但在当今中国特定的情况下,超出教育之外,它在某种程度上又起了调节和补偿社会公正的正面作用。不少农村考生认为,高校录取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天生低城里人一等,不能求助于权势和金钱来改变地位的他们,无异于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只要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不结束,农村学生对应试教育的肯定就不会让位于更高明的教育理念。      

教室里的阴影 

  今年的高考作弊案,显然是各地种种考试作弊现象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不是平时作弊的普遍和习以为常,就不会有高考作弊的如此猖狂。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作弊和教育中的其他一些弊端一样,已经不是个别人的品德问题,而是某种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下大面积、体制性产生的问题,是必然要出现的问题。 

  今年7月16日,我和几位学者在中国行政学院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教师相聚,在《教师之友》杂志和“中国基础教育网站”编辑的主持下,探讨中国教育的严峻形势和诸多问题。首先在会上发言的是来自山东的周老师,会议的主题长久围绕着他提出的话题进行。周老师的发言和《教师之友》编辑的调查向我们表明,农村地区的课堂被两大阴影笼罩,这就是:体罚与作弊。 

  我飞快地翻阅着几十张学生对调查采访的回答,每一张都是控诉和呼吁。挨打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老师布置作业有时居然会叫同学抄写同样内容达到上千遍,写不完就打。除了一般的敲脑袋,还有令人震骇的花样翻新,例如蹲马步、踩冰水,在雪中爬、睁大眼睛看太阳,等等。 

  据周老师介绍,作弊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可以说高达百分之百。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不但默许,而且公开提倡和引导。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大多数教师都没有道德感,都失去了爱心?情况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不论是打骂,还是纵容,甚至教唆作弊,目的都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分数。这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是为了学生好,而实质上,是老师们不得不为,因为他们背后有一条鞭子在驱策:对教师业绩的考评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准,考核的是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满堂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于是,考试成绩与学生花在某门功课上的时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数学老师打得狠学生就多搞数学,英语老师打得狠学生就全背英语。较为文明、心慈手软的老师就只好眼睁睁看着学生的这一科成绩上不去,等着下岗。 

  打学生成了教师之间争夺学生投入时间,相互间竞争的手段,在分数和什么“率”的威压下,他们把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尊严,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了把分数和什么“率”搞上去,最后的一着就是考试时作弊,学生会做就睁只眼闭只眼,学生不会做就暗示,甚至教导。 

  学生要高分,老师比学生更要高分。说到底,是那个愚不可及的考核标准要高分。在高分要求的重压下,各种匪夷所思,有悖教育宗旨,甚至伤天伤理的事都发生了。这即是当事者的素质问题,也是体制问题,来自上海的柳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句总结性的话:“学校什么也没有教给学生,学校最擅长的是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憎恶学习。” 

  周老师还告诉我们,当地的基层行政官员,不少是从教师中提拔的,他们的水平和好恶,对学校的状况大有影响。而群众中流传的顺口溜则是:“不会代课的当校长,当不好教师的当镇长。” 

  当我们思考中国的教育危机时,我们不能只盯住城里的那几所名牌大学、中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试题,我们应该正视中国广袤大地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