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2024-05-12

1. 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下冰雹是因为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有冰雹是因为空气对流,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汽化上升到了空中,与许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扩展资料:形成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
5、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 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参考资料:冰雹-百度百科

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2. 冰雹出现会伴随哪些天气现象

通常冰雹出现会伴有伴有大风、剧烈的降温和强雷电现象。
冰雹,一种固态降水物。系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厘米以上,又称雹或雹块,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
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冰雹常砸坏庄稼,威胁人畜安全, 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多雹灾严重的国家已进行了人工防雹试验。
冰雹,一种固态降水物。系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

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厘米以上,又称雹或雹块,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冰雹常砸坏庄稼,威胁人畜安全, 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多雹灾严重的国家已进行了人工防雹试验。

冰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里掉下来的,是一种固态降水。不过,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
积雨云和各种云一样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气上升凝结形成的。如果对流运动很猛烈,就可以形成积雨云,云底黑沉沉,云顶发展很高,可达10公里左右,云顶边缘变得模糊起来,云顶还常扩展开来,形成砧状。
一般积雨云可能产生雷阵雨,而只有发展特别强盛的积雨云,云体十分高大,云中有强烈的上升气体,云内有充沛的水分,才会产生冰雹,这种云通常也称为冰雹云。

3. 什么情况下会有冰雹?

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的叫做冰雹云。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对流特别旺盛的积雨云里才会产生冰雹,在冰雹云中有很强盛的气流。通常在云的前进方向,从云底进入又从云的上部流出一股十分强大的上升气流。还有一股下沉气流从云后方中层流入,从云底流出。冰雹的降水区通常出现在这里。这两股有组织上升与下沉气流与环境气流连通,所以在一般强雹云中的气流结构比较持续。云中的上升气流比一般雷雨云要强,雹云被强烈的上升气流输送了充分的水汽,而且冰雹粒子被支撑着停留在云中,使它长到相当大才降落下来。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雹胚上下数次和过冷水滴碰并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
雨雪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冰雹也是如此。不过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而通常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的地方经常发生冰雹。
在1989年6月2日,山东德州地区受到了冰雹的袭击,风力达到了8级以上,冰雹最小的如红枣,最大的像鸡蛋。致使18。7万公顷的小麦、棉花和瓜菜受灾,倒树7000多棵,并且伤亡畜禽5000多头,经济损失达2亿多人民币。
在1990年7月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受到了冰雹袭击,风力最大达到了10级,致使三门峡市面上4个县21个乡受灾。冰雹持续下了1个小时,最大的冰雹重0.67公斤。全省受灾农作物10.7万公顷,损毁房屋6000余间,伤亡了700余人,断树70余万株,高低压通讯电杆被损毁3400余根,损坏线路30万米。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环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特大的冰雹甚至能比柚子还大,因此,冰雹越大破坏力就越大。冰雹还会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威胁人畜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什么情况下会有冰雹?

4. 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下冰雹是因为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有冰雹是因为空气对流,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汽化上升到了空中,与许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扩展资料:形成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
5、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 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参考资料:冰雹-百度百科

5. 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冰雹一般出现在暖季(即气温较高的时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很高。
 
 冰雹来自积雨云,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液化成小冰珠;随着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增大,小冰珠逐渐变大,就可能形成大冰雹。在阳光强烈的暖溼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很高,发生强烈对流,就为冰雹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冰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冰雹一般出现在强对流天气,强空气遇到强溼热空气(伴随大量水汽),使水汽遇冷急速凝结成冰,在坠落过程中一开始凝结更多水汽,使冰变大,当坠落出云层后,由于冰块较大,坠落速度大,下面的热空气不足以融化冰块,坠落至地上形成冰雹。
 
  
 
 望采纳
  为什么会下冰雹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成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不同地方的群众称其为“雹子”、“冰蛋”、“冷子”等等。常见的冰雹如豆粒大小,但也有如鸡蛋或更大的,有时是几个冰粒的融合体。 冰雹多数发生在4-7月暖空气逐渐活跃、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的时期。降雹多出现在14-17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几分钟内到半小时以内。降雹常呈带状分布,宽度通常只有1-2公里,很少超过几公里。一般来说,降雹次数山财多于平原,中纬多于高纬,内陆多于沿海。 冰雹云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的。一般为三层:最下面一层温度在0℃以上,由水滴组成;中间温度为0℃至-20℃,由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最上面一层温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组成。
  为什么南方会下冰雹?  
 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角度理解,冰雹灾害是冰雹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受灾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灾害。降雹与暴雨都是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地形约束,常相伴发生,因此暴雨和地形成为冰雹灾害孕灾环境的主要因素。
 
 冰雹灾害的强弱及区域分异首先取决于降雹的特点,从我国降雹的区域分布看,降雹高值区呈现一区两带的特点:
 
 一区指青藏高原多雹区;
 
 两带指南方多雹带和北方多雹带,前者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向东延伸到阀西、川鄂边界,后者从青藏高原的北部出祁连山、六盘山经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连线。
 
 中国冰雹成害的区域分异与冰雹致灾(降雹)的区域分异相比较,有明显的向东、向南、向西扩充套件的趋势,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差异。
 
 其一,从大区域看,冰雹灾害多发区和冰雹致灾最高频区截然不同,前者为人口稠密的华北—长江中下游一带,后者则为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区。
 
 其二,冰雹成害与致灾均存在两条多发带,但前者较后者位置更偏东,特别是在东部形成南北向的多雹灾带。
 
 其三是多雹灾区域均位于多降雹带内,且呈现团块状分布。由此可见,我国冰雹灾害的区域分异深受人类活动范围的影响,呈现中东部多、西部少的空间格局特点。
 
 再从区域的降雹和雹灾空间分异对比看,降雹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受灾体性质的变化使得冰雹致灾的高值区不一定是成灾高值区。虽然受灾体并不是造成灾情的直接动力,但是它使得冰雹灾害的灾情产生相对的扩大或缩小。
  天空为什么会下冰雹?  
 冰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里掉下来的。不过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 积雨云和各种云一样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气上升凝结形成的。空气从地面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压降低,体积膨胀,如果上升空气与周围没有热量交换,由于膨胀消耗能量,空气温度就要降低,这种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冷却。 根据计算,在大气中空气每上升100米,因绝热变化会使温度降低1度左右。我们知道在-定温度下,空气中容纳水汽有一个限度,达到这个限度就称为"饱和 ",温度降低后,空气中可能容纳的水汽量就要降低。因此,原来没有饱和的空气在上升运动中由于绝热冷却可能达到饱和,空气达到饱和之后过剩的水汽便附着在 飘浮于空中的凝结核上,形成水滴。当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过剩的水汽便会凝华成细小的冰晶。这些水滴和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于空中便成了云。 大气中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空气运动,形成了不同形态的云。因对流运动而形成的云有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等。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积状云。它们都是一块块孤立向 上发展的云块,因为在对流运动中有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往往在上升气流区形成了云块,而在下沉气流区就成了云的间隙,有时可见蓝天。 积状云因对流强弱不同出一辙形成各种不同云状,它们的云体大小悬殊很大。如果云内对流运动很弱,上升气流达不到凝结高度,就不会形成云,只有干对流。如果 对流较强,可以发展形成浓积云,浓积云的顶部像椰菜,由许多轮廓清晰的凸起云泡构成,云厚可以达4-5公里。如果对流运动很猛烈,就可以形成积雨云,云底 黑沉沉,云顶发展很高,可达10公里左右,云顶边缘变得模糊起来,云顶还常扩充套件开来,形成砧状。一般积雨云可能产生雷阵雨,而只有发展特别强盛的积雨云, 云体十分高大,云中有强烈的上升气体,云内有充沛的水分,才会产生冰雹,这种云通常也称为冰雹云。 冰雹云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的。 一般为三层:最下面一层温度在0℃以上,由水滴组成;中间温度为0℃至-20℃,由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最上面一层温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组成。 在冰雹云中气流是很强盛的,通常在云的前进方向,有一股十分强大的上升气流从云底进入又从云的上部流出。还有一股下沉气流从云后方中层流入,从云底流出。 这里也就是通常出现冰雹的降水区。这两股有组织上升与下沉气流与环境气流连通,所以一般强雹云中气流结构比较持续。强烈的上升气流不仅给雹云输送了充分的 水汽,并且支撑冰雹粒子停留在云中,使它长到相当大才降落下来。 在冰雹云中冰雹又是怎样长成的呢?在冰雹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运动着,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并合冻结成较大的冰粒,这些粒子 和过冷水滴被上升气流输送到含水量累积区,就可以成为冰雹核心,这些冰雹初始生长的核心在含水量累积区有着良好生长条件。 雹核在上升气流携带下进入生长区后,在水量多、温度不太低的区域与过冷水滴碰并,长成一层透明的冰层,再向上进入水量较少的低温区,这里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过冷水滴组成,雹核与它们粘并冻结就形成一个不透明的冰层。 这时冰雹已长大,而那里的上升气流较弱,当它支托不住增长大了的冰雹时,冰雹便在上升气流里下落,在下落中不断地并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继续生长,当它落 到较高温度区时,碰并上去的过冷水滴便形成一个透明的冰层。这时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强的上升气流区,那么冰雹又将再次上升,重复上述的生长过程。 这样冰雹就一层透明一层不透明地增长;由于各次生长的时间、含水量和其他条件的差异,所以各层......
  为什么高温天气有的地方会下冰雹?  
 极端天气。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地面温度很高,容易产生大量的近地面溼热空气;这些溼热空气快速上升,温度急骤下降,热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了水滴,由于温度低,又很快冻结成了小冰珠;这些小冰珠受气流的影响在云层中上下翻滚,不断将周围的水滴粘附凝结成冰,变得越来越重,最后从高空砸了下来,这就是冰雹。冰雹只有在大量暖溼空气迅速上升时才会产生,所以,冰雹多出现在夏季,而且多在区域性地区发生,影响范围较小。而在冬季,近地面气温很低,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快速上升气流,也就无法形成冰雹了。望采纳

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6. 什么情况下会有冰雹?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
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也很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也很大,而且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因此,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根据有关资料对中国冰雹灾害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有下述四方面的认识。
1、雹灾波及范围广。虽然冰雹灾害是一个小尺度的灾害事件,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冰雹灾害,几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录,受灾的县数接近全国县数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冰雹灾害的分布相当广泛。
2、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强。大多数降雹落点为个别县、区。
3、冰雹灾害分布的局地性明显。冰雹灾害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别是青藏高原以东的山前地段和农业区域,这与冰雹灾害形成的条件密切相关。
4、中国冰雹灾害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中东部多,西部少,空间分布呈现一区域、两条带、七个中心的格局。
其中一区域是指包括我国长江以北、燕山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是中国雹灾的多发区两带指中国第一级阶梯外缘雹灾多发带(特别是以东地区)和第二级阶梯东缘及以东地区雹灾多发带,是中国多雹灾带。
七个中心指散布在两个多雹带中的若干雹灾多发中心:东北高值区、华北高值区、鄂豫高值区、南岭高值区、川东鄂西湘西高值区、甘青东高值区、喀什阿克苏高值区。

7. 为什么会有冰雹呢?

冰雹又叫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形成过程和雨相似。夏天,大量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时,就会变成小冰珠,当空气无法托住小冰球时,它便会从高空落下。

为什么会有冰雹呢?

8. 为什么会下冰雹和为什么会有冰雹

下冰雹是因为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有冰雹是因为空气对流,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汽化上升到了空中,与许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扩展资料:形成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
5、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 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参考资料:冰雹-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