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贯通137

2024-05-14

1.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贯通137

《论语》上半部共10篇,阐述孔子的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属于“理”的部分;《论语》下半部也是10篇,阐述孔子思想的具体行履与实践,属于“行”的部分。这是上下二个半部的区别,所以,在论语下半部看到更多的是现实社会人与事物的讨论。
  
 宋朝开国的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句名言。据历史上记载,碰到国家大事或重要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他都停留下来,把今天不能解决的问题,搁置到明天再解决。有人看到他回去以后,往往在书房里拿出一本书来看。后来他的左右,为了好奇,想知道这个秘密,背地里拿出来一看,就是一部《论语》。
  
 其实《论语》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治理国家,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孔门的政治技巧,它讲的都是大原则。本来读书就不该把书上的话呆板地用。通常某一句书的原则,可以启发人的灵感,发生联想。作人做事的经验多了,碰到某一件事,突然触发了这一句书,给我们很大的灵感,很高的智慧,往往就因此知道如何去处理事情,这是读书的用处。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贯通137

2. 以孝治天下

《孝经·孝治章第八》之五
  
 【原文】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 之。’”
  
 【白话】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诗经·大雅·仰之》篇中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思考之一:圣明的天子以孝治天下是怎样的呢?在他们遇到灾难祸乱的时候又是怎样做的呢?
  
 古代圣明的天子,以孝治天下是这样做的。他们以孝作为教化百姓的礼义,帮助启发众人的孝心。自己以身作则,不敢遗小国之臣,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诸侯、卿大夫、读书人、普通百姓都效法明王的这种孝心,各自都能做到安亲,“亲安之”,都能够使家庭和睦。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所有的细胞都和谐了,社会自然能够和睦,天下也就大治了。所以古代的领导人,希望天下大治,都是从自己做起。
  
 他们在遇到灾难、祸乱的时候,天子总是反求诸己,不会怨天尤人。他们往往是沐浴斋戒,自我反省,断恶修善,大赦天下。用自己改过、行善的行为去感动天地。他们对天地充满了敬畏心,对百姓充满了仁爱慈爱。《论语·尧曰篇》记载:(商汤)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白话意思是,商汤说:“我自身如果有罪,请不要罪责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如果有罪,罪责请降罚在我身。”《尚书·泰誓》也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意思是说,上帝所见,来自我们民众所见;上帝所闻,来自我们民众所闻。民众有责难怨言,都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思考之二:真正的“王道”精神是什么?对我们当下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
  
 所谓王道,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按照当时通行的人情和社会,道德标准,在不违背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某种态度和行动。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曾描写了王道政治普遍实施以后理想的社会状况。他说,中国在上古时候的人类社会,就是这种大同世界的“太平”盛世;等而下之,王道的精神变了,王道的政治也没有了,但还可以致“升平”的社会;再等而下之,便是衰乱之世了。《孟子与公孙丑》记载,“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真正“王道”精神,在《孝经》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的精神。那么“王道”精神对我们当下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第一,效法“文王孝亲”、“武王帅而行”的美德,要孝学圣贤。行孝当趁早,不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遗憾。第二,要心心念念都有“事其亲”的孝心,让父母安心是我们一生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必修课。第三,在上位者,要战战兢兢,谨慎行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下无怨,天下太平。第四,治理天下、治理国家、治理家庭,都要从完善自己的德行做起,“厚德方能载物”,要先做好自己,在完善德行上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最终一定能有好的收获,事业发达,家庭和谐。第五,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人,即使是社会地位最最卑贱的人,都要以礼相待。生而为人,惟有懂得尊重,懂得爱敬,才能配为三才之人,否则,和那些低级动物有何区别?只有在尊重大众中,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

3. 为什么说孝悌是根本—论语贯通21

我们讲了《学而篇》1.2--1.7这六章是连贯一气的,我们从今天开始来慢慢分析下这六章的内容。
  
 【原文】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前面1.1讲了人生的目标是为学,那到底该怎么做呢?如果按照佛家的路线,可能要你静坐观心,观每个个念头的生住灭。孔子走的是入世的路线,要从人伦做起,要从克制自己这个“我”做起。所以,接着在1•2开始讲孝悌。
  
 孝悌为人伦之本,因为这个最好入手,比较接近自然的感情,容易接受。孝悌是自然的感情,因为父母爱我、因为兄长照顾我,所以我也要孝敬父母,要尊重兄长,这个感情,有牢固的血缘基础。孝悌是修养自己的最好入手的起点。
  
 要孝悌,自然要付出,要培养自己谦恭与礼让的精神,要对父母作出相应的牺牲与付出,这些出自亲情基础的情感与行为,必然会起到改良人的品性与修养,提升人的情操的作用。这种修养的结果,会培养人敦厚的品性,自然对父母、对兄长,不会“犯上”了。因为尊重,因为珍惜亲情,所以不“犯上”。
                                          
 由孝悌往外推广,从家里人,身边人,推广到更大的范围,推广到你所服务的组织,推广到国家的治理与行政体系,因为你有孝悌的敦厚的品性,你自然也会尊重组织的系统与大众的利益,你就 不会作乱了。所以,“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在孔子的修养体系,孝悌是本,是起点。这个本做好了,那么其它的品行也会做好,自然会有与更多人相处时需要的“忠信”,与更多人相处时需要的“礼义廉耻”,这就是“本立而道 生”。
  
 孝悌,是孔子修养体系的起点,是外部礼仪与内在修养的联结点。孝悌,内通修养的“仁”与“道”,外接行为的“礼”与“信”。上一章,我们探讨人类群居矛盾如何化解,孝悌,也是化解人类群居矛盾的立足点。一个民族,如果到了连孝悌都 不能坚守的时候,这个民族的文化,必然会出现混乱的。
                                          
 百善孝为先,在1.1学而三段话后,紧接着讲孝悌,大家要从文章的结构中理解其重要性,以及孝在孔子思想体系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说孝悌是根本—论语贯通21

4. 求“《论语》论孝道”的翻译

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道这个问题,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驾车时,孔子说,他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无违”,不要违背。“樊迟曰:何谓也。”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  
根据什么样的礼?这是要因时因地而定的。你觉得这样做对,大家也觉得这样做对,就是礼了。  
从本段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的反应很冷漠:两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却向樊迟解释了一大堆,为什么呢?且和下段连起来分解: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就是说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你过得不好,你自己过得好就是最大的孝。  
从这两段来看:1、孟懿子为什么问孝?做为父亲,他问孝多半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儿子孝。2、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比较反感,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无违”。同时向别人解释了无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做为子女,不要理会父母违礼的要求。3、反感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孝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孟懿子却想用孝去要求别人。4、儿子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答复看起来很过分,实际上也是有“矫枉过正”的意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养活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所以光是养而没有尊重的心,就不是真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5. 孝悌的论语

其为章二段孝悌为修齐治平基础第一段 孝悌为行仁开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前章举的六艺。第一件就是礼。《礼记》的第一句话是「毋不敬」,这是礼的总纲。除了禽兽,凡是人类无不皆有礼敬,不过精粗之分而已。人有礼敬必吉,家有礼敬能昌,国有礼敬自强,若无礼敬必乱。所以政府先端正礼俗,继又提倡「庄敬自强」,在世界恶劣环境中,我反日渐繁荣,更得国际多助。可知礼敬的重要。《礼记》说「毋不敬」,但也有先后轻重区别。至亲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凡侵犯侮慢等事,概不能作。敬父母兄长名曰「孝弟」。礼敬一切名曰行「仁」。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贯的路线,从始至终,有先有后。人知礼敬,才行孝悌,人皆有父母,彼此一礼,自然礼敬一切,普遍行仁。既行孝悌,是知礼敬之理,那侵犯长上的事,是无礼不敬动作,孝悌的人,深以为耻,就少有这样事了。再凡不守家庭规矩,破坏社会秩序,违犯国家法律,都非礼敬行仁,是名作乱。因这些事都有级层主管,深耻侵犯长上的人,再去为非作乱,是不可能的,这是治安的根本办法。第二段 行仁为达道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上段孝悌定乱,事虽易知,理却深密难明,因这是圣贤的大道。所以有二段解释,举出内在的本体,教人用孝悌去求,自能易入,否则多言悟少。办事彻底,必须通理达道,若一知半解,不能成什么大事。这里忽然提出「务本」来,就是事宜追求根本,只要立住根本,大道自会发生,要来说他,还得绕个弯子,须先说出孝悌的根本,更说明孝悌是仁的根本。要知行仁,便是修道的路程,道已在近前,既明且达,事就一贯成功了。所以孔子志道依仁。在《礼记中庸篇》有解释--「修道以仁」。 引:“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孝悌的论语

6. 论语-学而篇 论孝四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 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2011-02-22 19:27:00 补充: 有子:"他的为人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
   却喜欢触犯上级
   这种人几天很少;不喜欢触犯上级
   却喜欢造反
   这种人从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
   '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
   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2011-02-22 19:50:16 补充: 不需理会补充
  去图书馆找一找吧!多谢

7. 《论语•学而篇》|| 孝悌为仁之本

译意:
   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友爱兄长,还喜欢犯上作乱,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喜欢犯上作乱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应该专心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悌,这是仁爱的根本!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有子、曾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尔称“子”。据此推测《论语》主要由有若和曾参的弟子著述也有点道理。
  
 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仁爱孝悌是根本,它不仅仅是一种家庭观念,更是强调先要爱家人,内在里首要还有爱自己,因为我们从出生起就承载家庭中的种种,父母的养育,兄弟姐妹的相互陪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心中有暖我们心中有爱。
  
 心中富盈而满足,才有能力去爱家人,而有了家的温暖和家人的爱意,才有余力去爱别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其实都是家庭关系的一个折射,家庭氛围好了,自然对外的沟通交流也会顺畅。
  
 只有自己周围的氛围融洽了,才有可能去爱自己的家国,为自己的家国去努力去奉献。有时候家庭关系影响到自己的外部关系,这是有很大联系的。
  
 现实中太多的人抱怨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不知道自己回到家,对最亲的人却冷言冷语或粗暴恶言,还美其名曰,在外面应付别人就够了,回家也不能释放心情吗?可家不是你最应该温情相待的吗?家不是你最该温柔呵护的地方吗?你的耐心和温情都是只对外人的吗?
  
 所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有了,基本的规则有了,那么仁爱自然就形成伫立了。
  
 孔子提供的仁道是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做人根本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虽然这段话的出发点可能是存在统治阶级的道理统治,如今只领会自己的就行。由小家至大国,小家有了仁义孝悌,维持了一定的秩序,那么推而广之,大国自然也就安定稳固了。
  
 当然这个问题还是要辩证地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愚忠愚孝其实也是要不得的一种行为,它会导致恶者更恶,助长不良行动的发生。一种有悖家庭常理的存在,就没必要让它枝繁叶茂地发展壮大,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朝代的更迭,各种有关弱幼法律的设立,都是对这种孝仁以外的一种纠正与补充。
  
 在《大学》中的核心观念是修身为本,这种孝悌仁义道德自然都是修养的基础所在。孝道一直是整个社会的提倡与主流,古时有举孝廉,新生代有五好家庭的评选,现在也讲究一种孝的家风的建设与传承。是风向所指。

《论语•学而篇》|| 孝悌为仁之本

8. 《孟子》论孝的全文和解释

呵呵,希望对楼主有点用吧。
原文: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解释:孟子说:“一般人所谓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蒙受耻辱,四不孝;逞勇好斗,危及父母,五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