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争的详细资料

2024-05-16

1. 中东战争的详细资料

第一次中东战争
[编辑本段]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
[编辑本段]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
[编辑本段]
(亦称六五战争)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中东战争的详细资料

2.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前犹太人通过武力驱逐巴勒斯坦原住民,而且阿拉伯国家不满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且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剥夺。 
   
 

  第一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主动向以色列发起侵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一开始,以色列总兵力有3.4万人,飞机33架,阿拉伯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才使战情不致恶化。由于以色列建国时间过短,国家各职能机构并没有完全正常运行,为争取时间,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时阿拉伯联军已经占领了以色列过半的领土。 
   
 

  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喘息甫定,开始大力扩充军备。这时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立即发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动,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规的以色列国防军(IDF),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从美国、英国进口轰炸机,从法国引进坦克,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7月9日阿拉伯联军再开攻击,以为十天内就能结束战争,孰料战争一开始联军就陷于被动,已非吴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气夺取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命令双方停火。 
  这时在军事上已占尽优势的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一口气发动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罗马时代的旧通道,可由比尔谢巴通往奥贾,埃军万万没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旧通道大修成军用道路,可通行装甲战车,沿这条古道包抄埃军后方,埃军大吃一惊,毫无抵抗,全面败退。阿拉伯联军原本就是以埃军为主力,埃军一败,联军更无斗志,节节败退,完全被赶出了巴勒斯坦。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 
 

  第一次中东战争
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险胜,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1] 
第二次中东战争
  (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 
 

  第二次中东战争
为了控制蒂朗海峡,以色列联合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的军队向埃及发动进攻,意图重新控制运河。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的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防御联军进攻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埃及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然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2]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日战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了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日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第三次中东战争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而占领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随即,埃军前出并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的堤蓝海峡。1967年5月30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至此,埃约联军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为二。 
  以色列军队首先攻击,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战机担任本土防空任务后,以色列空军其他战机全部动员起来准备投入到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军事打击当中。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并且派遣小股部队对以色列进行袭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报复性战略空袭。1970年8月停火。阿以双方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3]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遣部队或飞机参与作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得到部分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过于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 
  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以军的王牌装甲旅更是被以逸待劳的埃及步兵歼灭;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首战埃及军队获得全胜。 
  10月10日,埃军初步达成作战目标并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并改变计划,想要和阿拉伯联盟国家彻底铲除以色列。以色列则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 
  10月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埃军眼看以色列大部队闯入叙利亚,认为时机已到,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对以展开总攻.以军则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 
  10月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并以埃第3集团军为筹码,换取了北方战线的缓和。 
  10月24日,埃及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下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对以色列形成极大威胁。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的戒心大大加强。 
第五次中东战争
  (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在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第五次中东战争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并袭击了叙利亚军队的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3. 什么是中东战争?

1948~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东战争自1948年至1982年止,历时近40年,它是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所进行的战争。40年来共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通过战争,以色列几乎占有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但却无力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永久合法地位。
中东,包括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6千万,大多数是阿拉伯人,有“阿拉伯世界”之称。因该地区盛产石油,故又有“石油海洋”之称。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的地区为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前2000多年,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是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这里建立国家。今天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就是古代迦南人和腓力斯人的后裔。公元前11世纪,外来的希伯来人(即后来的犹太人)征服了迦南人,建立起希伯来王国并产生了犹太教,后来又建立过以色列国和犹太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70~135年,罗马帝国占领了这一地区,希伯来人受到3次大规模屠杀,大部分被逐出了巴勒斯坦,流散到西欧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又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由于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散居各国的犹太资产阶级鼓吹“犹太复国主义”,掀起在巴勒斯坦重建国家的运动。欧洲各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大批迁徙,1917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已有56000人。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一个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犹太两个独立国家。各阿拉伯国家反对分治决议。在这种情况下,从1948年到20世纪70年代,一共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1949年2月~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英勇作战。在全世界人民的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敌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时机。
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双方经过苦战,各有损失。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一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政治上是一次冲击,打破了阿以关系的僵局。战后双方开始就用土地换和平的可能性举行了谈判。它在军事上则显示出战争的导弹-电子时代的到来。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4日,以色列趁阿拉伯国家之间关系处于分裂不和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以摧毁巴解武装力量为战略目标,发动了对黎巴嫩大规模入侵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先后出动兵力达12万人。这次战争持续了两个多月,双方再次同意停火后,8月21日,在联合国部队监护下,巴解部队从贝鲁特分散撤往8个阿拉伯国家。这次战争急剧恶化了中东地区局势,同时也加速了以高技术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
近四十年的五次战争,使整个中东遭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长期的战争,严重地阻碍了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连续不断的战争,使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敌对关系越结越深,怨怨相报,因而中东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而一些大国则趁中东战争之机,试验其新式装备,推动高新技术武器的发展。大国为插足中东,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战争,从而使战争具有强烈的国际背景,造成整个国际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然而,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阿以冲突早日和平解决,冷战结束以来,阿以关系趋向缓和,和平进程已出现不可阻挡的势头。

什么是中东战争?

4. 谁有介绍所有中东战争的详细资料?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五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这次战争一直延续到一九四九年二月。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超过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范围的五千七百三十一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有近一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以侵埃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自一八六九年开通后,被英国长期占领。埃及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六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十月二十九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三十一日,英、法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随即侵入埃及领土。英、法、以的侵略战争,遭到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十一月二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停火。十一月五日晚,以色列被迫同意停火,英、法也于六日表示同意停火。十二月二十二日,英、法军队全部从埃及领土撤退,以色列军队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从而以侵略者的失败结束了这次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 即六·五战争。又称“六天战争”。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战争于六月十一日结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六点五七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五十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在同年六月七日和八日两次通过“停火决议”,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在丧失大片土地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 即十月战争。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色列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叙军一度打到太比利亚湖。但是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等原因,最后被迫在十月二十五日停战。 □第五次中东战争: 即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一九八二年六月六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遇刺为借口,悍然出兵入侵黎巴嫩,在六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领土,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大部分基地。九月十九日,以色列部队不得不撤出贝鲁特西区。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以色列被迫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与黎巴嫩重开撤军谈判。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一日,以色列内阁通过决议,在同年六月一日以前撤出在黎巴嫩的所有以色列军队,但仍在与以色列接壤的黎南部边境地区保留一个八至十公里的“安全地带”,在那里支持听命于它的“南黎巴嫩军”。《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11月03日第七版) □第六次中东战争: 黎巴嫩真主党昨日早上向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发动史无前例的火箭炮攻击导致八人丧生后,以色列随即加紧向黎巴嫩展开空袭行动,使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楼房一栋接一栋地倒塌,大片地区电流供应中断。  此外,真主党昨日否认以色列电视台报道该党领袖纳斯鲁拉,已在以色列空袭中受伤,并称这只是以色列的宣传技俩而已。  真主党武装组织为报复以军对贝鲁特的攻击,以火箭炮攻击以色列港市海法(Haifa),火箭炮击中该市的火车站。事后不久,以色列战机便升空,再度以导弹轰击贝鲁特以南的真主党总部,使得当地的民宅区浓烟冲天。昨天下午,以色列向该区发射了更多的导弹。  以色列的袭击目标遍布黎巴嫩各地。贝鲁特附近的海港设施和黎巴嫩第二大城市特里波利。贝鲁特南部地区也再度受到袭击,据报道,真主党总部已经被摧毁。  据黎巴嫩警方和民众昨天说,过去24小时内,有41个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平民,这使得以色列五天攻击行动的死者增加到148人。贝鲁特的150万居民纷纷逃向附近山区和东边的贝卡山谷避难。  以色列境内则有23人死亡,其中15个是被火箭炮打死的平民,伤者有300多人。以色列军方发言人说,来自黎巴嫩的火箭炮导致海法市的8个人丧命,离开黎巴嫩边界以南不过几公里的城市阿卡和纳哈里亚也遭几枚火箭炮击中。  自上个星期三以来,已有450多枚导弹从黎巴嫩射向以色列。  以总理奥尔默特在每周的内阁会议上表明:“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力量阻吓,攻击我们北部和整个国家者,得面对深远的后果。”  以防长佩雷茨誓言,以色列在对付真主党时,将会攻击其所有发射炮火的源头,不理会地点在何处。他说:“所有攻击海法和我们境内地点者,都得付出沉重的代价。真主党以为,从有平民生活的地方发射火箭炮,我们便不会反击。无论他们在那里,我们都会攻击他们。”  然而,佩雷茨虽然证实了以色列派遣突击队进入黎巴嫩的消息,但他表明,以色列不打算再度占据黎巴嫩。他解释道:“我们不会再度占据黎巴嫩,我们有其他的行动方式。我们不想陷入黎巴嫩这个困境中。”  以色列北区司令亚当提醒黎南民众疏散,“因为,我们将在两三个小时内以猛烈炮火攻击黎巴嫩南部。”可是,以色列之前的攻击行动已经摧毁了好些桥梁、隧道和公路,使得黎巴嫩南部同其他地区隔绝开来,好些人现在只能走山路,长途跋涉。  另一方面,以色列军队、坦克和武装直升机昨日返回卡萨地带,发射导弹,与巴勒斯坦武装分子驳火,造成三名武装分子死亡,这显示自一名以兵6月被掳走后,大规模军事行动依然全面展开。  黎巴嫩政府昨天说,意大利昨天向它转达了以色列要真主党释放两名以色列士兵的要求,以色列也要真主党撤离以黎边界,否则,以色列便不会停火。  黎巴嫩内阁昨天在内阁会议后发表文告说,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已经打电话给黎巴嫩总理福阿德传达了以色列的要求。  鉴于黎巴嫩的炮火日渐炽烈,好些国家加紧进行疏散侨民的工作。

5. 什么是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几十年的斗争使双方意识到,战争解决不了阿以冲突。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中东地区开始了漫长曲折的和平发展道路。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举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前。1993年,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首先在部分地区实现自治的原则宣言,中东地区的和平出现了曙光。但是,不断发生的暴力冲突,时断时续的和谈,表明了中东和平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什么是中东战争

6. 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约旦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未获得认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而以色列则依靠着美国的强大后援和先进的武器装备,经过艰苦鏖战,最终挫败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狭长地带。

7. 中东战争的背景?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中东战争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该决议对土地的分割极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5 次阿以战争。[1]   历史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同属闪米特民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擅长航海和经商。因此,两个民族从身体素质和智力上应无太大差异。阿拉伯人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并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像欧麦尔、哈立德、努尔丁这样的军事人才辈出。但自从萨拉丁之后,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没落之中。在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整个民族便无法取得独立,直到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世界大战爆发后。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直接起因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中东战争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然而事实上,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为他们数千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编辑本段中东战争简介
  综述
  中东战争(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满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且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剥夺。     第一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主动向以色列发起侵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一开始,以色列总兵力有3.4万人,飞机33架,阿拉伯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才使战情不致恶化。由于以色列建国时间过短,国家各职能机构并没有完全正常运行,为争取时间,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时阿拉伯联军已经占领了以色列过半的领土。     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喘息甫定,开始大力扩充军备。这时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立即发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动,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规的以色列国防军(IDF),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从美国、英国进口轰炸机,从法国引进坦克,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7月9日阿拉伯联军再开攻击,以为十天内就能结束战争,孰料战争一开始联军就陷于被动,已非吴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气夺取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命令双方停火。   这时在军事上已占尽优势的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一口气发动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 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罗马时代的旧通道,可由比尔谢巴通往奥贾,埃军万万没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旧通道大修成军用道路,可通行装甲战车,沿这条古道包抄埃军后方,埃军大吃一惊,毫无抵抗,全面败退。阿拉伯联军原本就是以埃军为主力,埃军一败,联军更无斗志,节节败退,完全被赶出了巴勒斯坦。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  第一次中东战争
  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险胜,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2]
  第二次中东战争
  (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     第二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为了控制蒂朗海峡,以色列联合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的军队向埃及发动进攻,意图重新控制运河。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的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防御联军进攻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埃及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然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3]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日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了连理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日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而占领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随即,埃军前出并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 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 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的堤蓝海峡。 1967年5月30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至此,埃约联军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为二。   以色列军队首先攻击,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战机担任本土防空任务后,以色列空军其他战机全部动员起来准备投入到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军事打击当中。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并且派遣小股部队对以色列进行袭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报复性战略空袭。1970年8月停火。阿以双方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4]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遣部队或飞机参与作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得到部分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过于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   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以军的王牌装甲旅更是被以逸待劳的埃及步兵歼灭;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首战埃及军队获得全胜。[5]   10月10日,埃军初步达成作战目标并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并改变计划,想要和阿拉伯联盟国家彻底铲除以色列。以色列则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   10月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埃军眼看以色列大部队闯入叙利亚,认为时机已到,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对以展开总攻.以军则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   10月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并以埃第3集团军为筹码,换取了北方战线的缓和。   10月24日,埃及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下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对以色列形成极大威胁。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的戒心大大加强。[6]
  第五次中东战争
  (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  贝鲁特大屠杀
  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并袭击了叙利亚军队的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7]     贝鲁特大屠杀
  贝鲁特大屠杀
  贝鲁特大屠杀发生在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难民。   1982年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黎三分之一的国土,重兵围困贝鲁特。此间1000多名巴勒斯坦难民于9月15日遭到以色列侵略军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杀。这一暴行激起了世界公愤。   9月15日下午,黎巴嫩右翼极端分子开始了军事运输,一辆辆卡车由东贝鲁特向西贝鲁特南端的国际机场驶去。大约在同一时间,由基督教长枪党分裂出去的另一个派系、同以色列结盟的哈达德少校的士兵沿着以色列控制的道路也向机场进发。机场内设立了一个叫做“行动室”的指挥部,一位以色列联络官担任着 “行动室”的副职。整个下午的时间,在难民营外的以色列部队用密集的炮火向难民营轰击,夏蒂拉难民营的南端被破坏,这正是刽子手们预定进入难民营的入口处。下午5点,大约1200人的队伍在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集结。这支队伍沿着预先画好的路标前进,这些路标每隔50码一个。路标一直通向难民营前新的集合地点:科威特使馆所在地的十字路口。这时,以色列把大部分部队部署在夏蒂拉难民营的西边。他们沿夏蒙大街至少摆下了12辆以上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他们还在被炸的联合国机构的一座七层大楼的屋顶上设立了一个指挥所,那里驻扎有带着双筒望远镜的士兵。在附近的一个高层建筑物上又建立了一个观察站。从这两个地方可以俯瞰整个难民营。   9月16日下午,在行动开始前,人们可以看到,以色列指挥官正在同右翼极端分子进行磋商。血洗难民营的计划已经准备就绪。6时左右,以色列军队按照国防部长沙龙预先下达的指令,将早已集结待命的长枪党右翼民兵队伍放入夏蒂拉和萨布拉难民营,那些面带黑罩、身着伪装、在以色列军队的指使和配合下闯进难民营的歹徒,有计划地开始了屠杀。他们先沿大街,后入小巷,逐户搜索,见到男人,不分青红皂白,统统反绑起来,押送到附近的体育场,然后乱枪杀死。这时,以色列开始大炮支援。当夜幕降临时,以色列又开始发射照明弹,以色列的飞机也在头上盘旋,施放了更多的照明弹,以照亮屠杀现场。6点半左右,枪声代替了炮声,这表明巴勒斯坦的无辜平民正在一个个被杀戮。7点左右,一批巴勒斯坦人涌向位于两个难民营之间的加沙医院寻求避难所。许多厉声尖叫的巴勒斯坦妇女跑出难民营,为他们的孩子和丈夫呼救,但以色列士兵不予理睬。屠杀持续了一夜。两个难民营成了大屠场,成千的男女老幼的尸体横七竖八,有的倒在街上,有的被杀在家里。一些男人被捆绑着,拴在一起押在卡车上拖走,有的青年被割去了生殖器,有的喉管被割断,有的奶头被割掉,还有人头颅被砍掉,有的妇女紧紧地抓住自己的婴儿死去。   几天以后,当国际红十字会人员清理屠杀现场时,人们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尸体从瓦砾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现出的突然面临死亡的极度痛苦的面容,令人惊悸,令人发指。一群群巴勒斯坦人围着一堆堆的尸体放声痛哭,人群中不时传出凄厉的叫声,人们对亲人的惨遭杀害,痛苦万状。一些幸存者后来回忆说:“16日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一座地狱,天空始终没有黑下来,枪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 9月17日上午,大屠杀的消息已经到处传开,难民营中充满恐怖,成群的难民离开加沙医院向北逃去,大约40名病人也跟着这些难民一起逃走。  中东战争
  这时,屠杀似乎暂时缓和下来,但是,凶手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另一所医院阿卡医院。这个医院有4名医生打着白旗离开医院,但是迎面扔来了一枚手榴弹,3名医生当场被炸死。过了一会,一队刽子手来到医院,他们轮奸了一名19岁的巴勒斯坦女护士,然后将她杀死。另有2名巴勒斯坦医生被带出医院,不知去向。从难民营的地上留下的痕迹判断,一些士兵是靠着墙,一边品尝着小吃、吸着烟,一边杀人取乐的。地上留下了一些食品箱。17日下午,凶手们开始掩盖罪行。3点左右,一辆推土机出现在夏蒂拉的大街上,推土机的铲子上堆满了尸体。夏蒂拉难民营的入口处,匆忙堆积起90具尸体,尸体之间夹杂着碎石破砖。有些巴勒斯坦平民就是在推土机夷平房屋时被砸死在房内的。与此同时,几辆推土机从萨布拉难民营隆隆地开出来,难民营的西墙外已经掘了一个大坟坑,成批的尸体就这样埋在坑内。这里距以色列的指挥所仅有100米左右。9月18日上午,在掩盖罪行的同时,屠杀仍继续进行,一直持续到10点半左右,那时一队以色列士兵刚刚开进难民营,此时已经再无可以屠杀的人了。   持续了整整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至今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另有说法为3万人。

中东战争的背景?

8. 关于中东战争

第1973年第戈兰高地的坦克大会战。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突然爆发,面对者叙利亚和埃及的两面进攻,以色列方面乱了手脚。在北方的戈兰高地,由于战前准备不足,在北方的戈兰高地以色列的防守部队只有200辆百人队长和少量改进型的m4谢尔曼坦克。他们面对的是叙利亚方面超过1000辆t55/62等当时最先进的苏式坦克集团冲锋,双方坦克数量对比为1:5。但是,戈兰高地地形复杂,对以色列唯一有利的是已经在戈兰高上构筑了坚固的反坦克工事,他们以防守为设计特点的坦克--设计思想与m48/60相当,但是更加注重防护力的的百人队长。 
高大的百人队长和矮小的苏式坦克在地形复杂的戈兰高地展开了铁与血的生死较量。这是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同时也验证了苏式坦克和美式坦克的设计思路是否正确的重要实践之一。叙利亚无数坦克,配合1000门以上的火炮,在装备rpg和反坦克导弹的步兵协同下发动进攻,确被以方构筑的反坦克工事阻挡,以色列的百人队长发射的105mm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的射程上,将叙利亚的先进坦克逐一摧毁。在坚固的反坦克阵地前,以色列坦克以一敌十,t62发起集团进攻,也往往被以色列少量的百人队长了所挫败。白天,叙利亚人对此毫无办法,在反坦克壕前损失了大量坦克和装甲车辆,其攻击犹如自杀。直到后来,以色列防守的坦克损失殆尽,剩下的坦克弹药也几乎用尽,这时,叙方才能在夜间凭借先进的夜视装备,攻破缺乏夜视能力的色列防线。但是这时时候叙利亚军队已经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人员疲惫不堪,整体上看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无法稳住阵地,结果被以色列随后赶到的主力部队杀得片甲不留。 
总结战斗经验,戈兰高上的以色列坦克最大的优势正是其“人高马大”,本来是弱点,但是在防御中,能在反斜面阵地后,确能有效对抗叙利亚的t系列坦克。另外,宽敞的坦克内部也让以色列坦克兵能长崎坚持战斗不容易疲劳,与之相比,叙利亚的苏式坦克仰角极低,火控有落后,难以对付反斜面阵地的以色列坦克,另外内部狭小,成员在沙漠的高温下,呼吸着火炮发射的有害气体,很容易疲劳,根本发挥不出平时的战斗力。这也是流行着的所谓以色列后备军用二战坦克m4击败叙利亚精英驾驶的t62的真相。双方人员互换位置,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区别。由此判断,在坚固的反坦克工事帮助下,经过改装的二战坦克m4可以有效对抗战后二代坦克t62。可以断定,将来在台海战争中,台湾方面主力坦克,高达3m的m60,凭借这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坚固工事,也必定成为登陆部队的最重要威胁。在坦克战中,居高临夏的m60,往往占据优势。而继承苏式坦克特点的仰角极小的96/99在台湾复杂的地形下,难以发挥。现在中国海军陆战队只轻型装甲的63a的处境更是艰难。 
结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例如制空权,核武器等等。 
如果战场符合苏联坦克的设计思想,以广阔的平原作为战场,坦克集团冲锋,美国与西方坦克将无法低档。 
如果地形比较复杂,例如西欧和戈兰高地,美国坦克往往能能发挥仰角大的优势,而又避免卡弹区过大的缺点,百分百的发挥出其设计优势,以一敌十,能有效对抗苏联坦克的进攻。 



在“六五战争”中,[叙利亚、埃及与以色列军队在戈兰高地共投入2000辆坦克进行交战,在每千米战线上布置有坦克30辆之多,其中大多数是主战坦克。 
  戈兰高地的坦克战共进行了18天,双方的主战坦克进行了厮杀,双方共损失一千多辆,这场坦克大战实际上是主战坦克的大会战。 


戈兰高地坦克战中坦克的优劣决定了战役的成败。 

英国制造的“百人长”坦克的射击俯角为10度,而叙利亚T-55A坦克的射击俯角为4度。这样以色列坦克可以躲在沙丘后射击。 

百人长坦克105mm来复线炮有效射程为1800码,而T-55A有效射程为800码。 

不能不说叙利亚军人不勇猛,可武器毕竟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戈兰高地防御作战充分说明: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东人民群众支持以色列,所以以色列能始终打胜仗,而发动战争企图实行种族灭绝的阿拉伯侵略者是不得人心的,失败是其必然的下场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一道平常的反坦克战壕由于以色列人的创造性运用竞使战争的天平倾向了相对弱势的以军一方。 
  总面积为1176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位于叙以边界,居高临下,将整个以色列东部平原尽收眼底,对以色列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控制戈兰高地,叙以两国曾多次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战。二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之一,就发生在这里。在那场战争中,帮助以以色列成功化解叙利亚方面压倒性装甲优势而取得胜利的正是后来名噪一时的“戈兰壕”。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西、北两面同时突然对以色列发起进攻,拉开了第4次中东战争的序幕。在北线,装备着800辆苏制T-62新式坦克的3个叙利亚装甲旅,引导着3个叙利亚步兵师,直奔戈兰高地掩杀过来。T-62坦克装备着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坦克炮和最新型的红外观测仪,装甲防护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防守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仅拥有60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过的“谢尔曼”型坦克。强弱之势,犹如霄壤,看来以军难逃此一劫。不料,开着最大油门前进的叙军坦克车队,竟被挡在了戈兰高地的一条壕沟之前,一筹莫展。 
  原来,防守戈兰高地的以军,虽然人数少、装备差,但在战术打法上很有讲究。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挖了一条防坦克壕。这条防坦克壕口宽6米、底宽4米、深达9米,成倒梯形,看似简单,实藏玄机,形似古老,内有奥妙,且颇多创新之道。按一般构筑防坦克壕的方法,挖掘出的土应堆在两侧。但以军却一反常规,将积土全部堆在己方一侧,并垒成了一道两米多高的松软土堤。这一细微而巧妙的变化,就让叙军伤透了脑筋:用推土机填平它吧,由于积土全部堆在以军一侧,而且戈兰高地是结实的火山熔岩地,推土机铲不动硬地,无土可填。无奈中叙军只得将坦克填入壕中,可填入壕中的坦克仅两米多高,壕深却有9米,白白折损了不少坦克,依旧只能“望壕兴叹”。叙军只好拿出最后一招,用坦克架桥车,可是又因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两米多,架起的桥一头高一头低,且高的一端拱在松软的土堤上,使得过桥坦克左摇右晃,动辄就翻入壕中。侥幸过去的坦克,命运更加悲惨。因为跨越土堤时车体上昂,把装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当越过土堤下来时,又把脆弱的顶部显露无遗,“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给了以军两次绝佳的瞄准射击良机。这些坦克成了以军反坦克炮的“活靶子”。经过4天的战斗,反坦克壕沟前,叙军未进半步,反而丢下了250辆装甲车。以军就这样巧用一道反坦克壕,为援军的到来赢得了时间。当以军转入反攻时,推土机轻而易举地将堆在己方一侧的积土推入壕中搭成“土桥”,保障部队迅速通过发动进攻。战后,这道反坦克壕成了名噪一时的“戈兰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