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还是运气?深度扒一扒张坤,也给他的狂热粉泼一盆冷水(二)

2024-05-15

1. 实力还是运气?深度扒一扒张坤,也给他的狂热粉泼一盆冷水(二)

上期分析张坤的文章,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
    
 大家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早,是肯定的。
  
 有些朋友对公募基金的竞争激烈水平可能不是很了解,单纯地以为短期不赚钱没关系,长期赚钱是一样的。其实不然,每年的基金业绩排名是基金经理必须争取的。一年业绩不好可以原谅,两年业绩不好就很危险,连续三年业绩不好基本就被淘汰了。
  
 大家在研究基金经理的时候,有没有经常发现有的人管理过基金,但现在已经不再管理基金的。
  
 比如这样的
  
 
  
     
 
  
     
 
  
     
 
  
     
 
  
     
 以上这些都是张坤的同事!
  
 这些人当中有极少部分是被发掘跳槽到其他行业去了,比如私募等,但绝大多数是被淘汰掉的。
  
 据统计,因上一年业绩不佳,19年一季度有64位基金经理离职,20年一季度有59位基金经理离职。
  
 所以基金经理可以提前埋伏少数个股,却不会提前把绝大部分仓位埋伏某行业,提前三年就更不可能。
  
 分析张坤的择时只是想说他也不是神。
  
 我是不相信有人可以完美择时的,除非他可以靠股指期货把自己的名字长期地挂在富豪排行榜上。
  
 我更愿意选择那些一直保持高仓位运行的基金,这可以给我一个稳定的预期。绝大部分基金经理也都承认自己没有择时的能力。
  
 一般来讲,除非是量化交易,否则,换手率越低越好。
  
 但换手率低不能证明基金经理就是价值投资。换手率低是价值投资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张坤不是价值投资,后面我会说到。
  
 如此简单的话,那选基金太容易了,到排行榜上买前几名就行了。
  
 显然不是这样的。都是重仓白酒,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选择了张坤而没有买收益更高的招商中证白酒呢?所以,除了收益率,一定还有其他原因,而且比收益率还要重要。
  
 很多人把巴菲特理解成基金经理了,其实他不是。巴菲特可以做超长线投资,不在乎短期收益,他可以长时间的等。公募基金经理不行,业绩考核方式决定了公募基金经理必须“短视”,他必须去买他认为今年就能涨的。
  
 (其实比亚迪之类的公司本不是巴菲特的菜,是李录推荐给了芒格,芒格又强烈推荐给了巴菲特才买的。芒格看好的就是比亚迪的远景,一旦成功可能会是颠覆性的,而不是什么短期的现金流、ROE、PE之类的。不要对比,这跟投资消费类的公司不是一个逻辑。)
  
 很多张坤的粉丝认为他是价值投资,可惜他不是。
  
  “选出优质企业,并通过长期持股的方式陪伴它们成长”、“发掘高质量成长公司并长期坚定持有  ”这是张坤说的。 
  
  我们不要光看他怎么说,我们也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基金的很多数据都是定期公开的,从中我们能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下面我们就从基金持仓明细看看他是不是“长期坚定持有”。
  
  这是2013年末的持股明细 
     
  这是2014年末的持股明细 
     
  这是2015年末的持股明细 
     
  这是2016年末的持股明细 
     
  这是2017年末的持股明细 
     
  这是2018年末的持股明细 
     
 这是2019年末的持股明细
     
  这是2020年末的持股明细 
     
 看完我们发现,除了茅台、五粮液是真爱,其他的换的可不算慢。
  
 再来看看这两句话: “选出优质企业,并通过长期持股的方式陪伴它们成长”、“发掘高质量成长公司并长期坚定持有  ”。 
  
  不觉讽刺吗? 
  
  张坤的基金最近限购了。 
  
  限购一般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资金量太大,运作不过来。中国资本市场容不下一千多亿的价值投资吗?你品一下。二是基金经理觉得持有股票的价格已过高,下不了手,且已经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标的了。 
  
  第一种情况还好一点,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很危险。傅鹏博的基金限购之后,收益可是大幅下滑。

实力还是运气?深度扒一扒张坤,也给他的狂热粉泼一盆冷水(二)

2. 张坤是谁?

这哪是去中心的市场?凡事都需要偶像引领,张坤是神,所历之处,皆被提及。  
  
   张坤跑了,张坤又来了,然后潜伏了,甚至吹响集结号……公募一哥很累,在每天的资讯里变换着姿势。  
  
   从来都是企业成就投资者,而不是投资者成就企业。  
  
   所以,张坤是谁?没有张坤,就不会走路了,就给整不会了?  
  
   基金经理持有的是一个大组合,在个别公司上的进退,没有方向性意义,而且没有你想的那么崇高,可能只是以资金优势推动趋势,无关基本面和成长性。  
  
   不是因为张坤撤退,所以通策医疗两跌停,也不会因为张坤撤退,意味着通策医疗长期逻辑改变。  
  
   两者没有关联。  
  
 
  
  
   张坤在一次访谈中分析过上海机场:  
  
   2016年我在研究互联网,一下就想明白它的商业模式了。  
  
   当时,大家还觉得它是一个公用事业股。但我认为,它本质就是一个微信,把所有的基础设施、跑道建好之后,就是一个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变现,变现的形式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广告。  
  
   这段话给许多人醍醐灌顶的感觉。  
  
   2016年Q4,上海机场进入易方达中小盘前10大持仓,一度成为第一重仓。  
  
   在今年春季的逆境中,张坤清仓上海机场,可能有不得已的因素。  
  
   但上海机场的基本逻辑没有变化,疫情的影响、议价能力的变弱,只是暂时的。  
  
   今年9月,上海浦东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约227.3万人次,环比增长约75.5%。上海机场股价触底后,反弹接近40%。  
  
   上海机场不会因为张坤清仓而变差,美年 健康 也不会因为张坤建仓而变好。  
  
   去年Q3,张坤大举建仓美年 健康 超过16亿元,到处都在讨论是否抄作业。  
  
   今年Q1,易方达中小盘持有美年 健康 18780万股,市值28.96亿元,占基金净值9.20%,超越贵州茅台、五粮液排在第一位。  
  
   至今,美年 健康 股价已腰斩,易方达中小盘已改名为易方达优质精选。  
  
   今年Q2,易方达中小盘仍然持有美年 健康 18000万股,市值已萎缩到16.4亿元。  
  
   美年 健康 看上去是很美的生意,但体检连锁的商业模式是有缺陷的。  
  
   三甲医院普遍有体检中心,可以一体化治疗,作为一个导流入口,只会愈加强化。体检连锁没有竞争优势,表面上排长队,天天爆满,实则获客成本高,销售费用率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也可以看见冰山一角。  
  
   医疗连锁的销售费用率普遍不高,通策医疗接近于0,爱尔眼科9.55%,但美年 健康 达到26.50%。  
  
   体检行业医疗属性不强,提供的服务没有量化评估标准,同质化严重,客户粘性低,要持续投入用于营销、获客。  
  
   体检连锁扩张不难,难在可盈利扩张,美年 健康 旗下体检中心已超过600家。业绩有明显的季节性,今年上半年亏损4.28亿元,旺季集中在下半年,Q3预告盈利16771万元-20771 万元,同比下降37%-22%,甚至低于2017年Q3净利润。  
  
   商誉账面价值40亿元,规模愈大,每况愈下。  
  
 
  
  
   豆瓣网上有一个跨年神贴《有木有基金经理黑名单?》,至今仍在更新。  
  
   南方基金黄亮排第1,估计是南方原油给基民留下惨痛记忆,南方沪港深核心优势混合任职300天回报-3.45%。  
  
   并列第1的是诺安基金蔡嵩松,把一只非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玩成一只类半导体ETF,但业绩却逊于半导体ETF,激进配置。  
  
   华宝基金周晶排第2,管理著名的华宝油气,今年咸鱼翻身,不过基金成立以来回报-48.08%  
  
   汇添富基金郑慧莲排第3,汇添富互联网核心资产规模54.76亿元,任职269天回报-15.55%。  
  
   并列第3的是易方达基金郭杰,易方达核心优势任职266天回报-12.34%。  
  
   第4名是鹏华基金余斌,现已跳槽到大摩华鑫基金,任职鹏华证券分级B回报为-90.93%,不过是被动跟踪指数,与基金经理没有相关性。  
  
   第5名是华安基金杨明,饱受诟病的是2018年1月发行的华安红利精选混合,但任职回报已达55.65%,成功反转。  
  
   第6名是大摩华鑫基金夏青,管理的6只基金,几乎全绿,已离任,被称为大摩史上最差基金经理。  
  
   第7名是海富通基金吕越超,引起争议的是海富通股票混合基金,2020年前6个月内收取的管理费高达5200万,同比增幅高达100%,却踏空牛市。  
  
   接下来是汇安基金刘田,管理的基金多为负回报。  
  
   最近基民要求要求把前海开源曲扬加上去,今年成立的4只基金均为负回报。  
  
   基民注重短期收益,对基金经理可能有不理性评价,而且很多分不清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的区别。  
  
   所有基金里面最应该封神的是中邮核心成长,2007年成立以来收益为1.07%,大部分时间跌破净值,至今规模仍然高达58亿元,是绵延14年的痛苦记忆。  
  
   忘掉那些年追过的基金经理。  
  
   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