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亿理财规模,P2P和银行理财究竟谁是龙头

2024-05-10

1. 80万亿理财规模,P2P和银行理财究竟谁是龙头

目前来说,80亿的理财规模,银行理财肯定是龙头:1、银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同时也是垄断业;而P2P理财真正开始于2008年,到目前不到10年的时间;
2、P2P理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条文上的支持与规范,所以在一些欠发达地区P2P理财还没有别被普及和认可;
3、2016年P2P理财全年成交额2.8万亿,从基数就非常明了。

80万亿理财规模,P2P和银行理财究竟谁是龙头

2. 什么银行理财资金可以直接入股市

关注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可直投股市

3. 80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2014年整个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是10万亿美元,美国是17万亿,所以80万亿美元就是八个中国的GDP,几乎是五个美国的GDP。

80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4. 成龙有多少钱?80万亿美金有木有?

肯定没有,80亿美金就是500亿。成龙能有50亿不错了,不要高估演艺明星

5. 如果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为80万亿元,流通中现金为4万亿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12万亿元,

基础货币=准备金存款+现金=16万亿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80/16=5

如果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为80万亿元,流通中现金为4万亿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12万亿元,

6. 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哪些都不怕,从容应对之

7. 未纳入资产负债表的理财产品等是否单独反映。

在银根紧缩、资金流动性不断抽紧的大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为满足存款规模、缓解存贷比监管压力、提高中间业务收益率,纷纷通过大规模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招揽优质客户。随着基准利率不断提高和银行间竞争加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水涨船高。201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可谓盛况空前。据统计,截至6月上旬,银行理财产品总额已达7万亿元。光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就有6000多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节节抬高,最高收益率甚至超过7%。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也屡见不鲜。
  但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等均未专题规范理财产品的入账处理。笔者浏览了部分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和2011年中报,重点分析了公司委托贷款、银行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从定期报告披露情况看,部分公司对委托贷款、银行理财产品账务处理存在一定问题,对财务分析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笔者认为正确的账务处理及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如下。
  一、公司委托贷款的账务处理
  1.委托贷款账务处理分析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并未单独说明公司委托贷款的账务处理,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可将“1303 
贷款”科目改为“1303 
委托贷款”科目。具体核算为:本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
  因行业和主营业务不同,金融企业委托贷款利息收入应计入“利息收入”科目,一般企业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2.委托贷款实务处理中的问题
  但在实务中,不少上市公司误将委托贷款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并将取得的利息误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如2010年度中南建设(000961)控股子公司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委托青岛农业银行开发区支行贷给青岛海利丰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的工程施工用款9000万元、法尔胜(000890)通过渣打银行南京分行贷款1亿元给江阴市辰华物资有限公司、同方股份(600100)等上市公司。
  二、    
银行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
  1.银行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分析
  1)银行理财产品应属于交易性金额资产
  笔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中第一条为:“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回购或赎回。”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周期较短,持有时间固定,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即是为了近期内回购,因此,可以将银行理财产品划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银行理财产品不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原因

  持有至到期投资要求是“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债券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因此,从投资者角度看,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在将某项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可以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发行方重大支付风险。而受银监会规定,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均注明风险,即意味着企业需承担相应的理财收益和本金损失风险。因此不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要求。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有活跃市场报价,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对于“贷款和应收款项”段,有规定如下:“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根据这段描述,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但银行理财产品大都属于一对多或一对一产品,企业在持有期间不得擅自转让,其公允价值难以衡量,即没有活跃市场,也无公开报价。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一旦签订,无法公开转让。
  综上所述,将银行理财产品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并不合适。
  3)银行理财产品不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原因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规定,“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而银行理财产品没有公开市场报价,其投资组合、投资标的复杂,公允价值并不能可靠计量,且企业持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到期赎回,其持有目的比较明确,因此,不符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定义。
  4)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反映
  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均属于“非流动资产”,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31: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4)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因此,即使有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被企业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如果该理财产品到期日在一年以内,也应将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反映,而不应反映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中。
  3.银行理财产品实务处理中的问题
  1)将银行理财产品误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
  福建七匹狼(002029)于2010年年报中披露,公司使用闲置资金用于购买中短期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主要投向为有担保的债券或由被投资方提供担保或保证的其他投资,理财产品期限3-24个月不等。该公司期末将余额全额36285万在资产负债表“持有至到期投资”栏目中反映。但在2011年8月13日该公司公布的201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有19196万元理财产品到期,这意味着该公司2010年资产负债表中理财产品余额中至少有19196万元到期日在半年以内。
  另如友谊股份(600827)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公司期末银行理财产品账面余额为45000万元,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而在2011年半年报中披露期末银行理财产品账面余额已大幅下降至5000万元,则意味着其间至少已有4000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即2010年资产负债表理财产品余额中至少有40000万元到期日在半年以内。
  以上两家公司将银行理财产品误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且资产负债表日未能对理财产品到期时间进行认真分析,即使将理财产品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也应将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将到期的部分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中。
  2)将银行理财产品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东阿阿胶(000423)在2010年年报中反映,2010年6月1日,本公司投资4亿元购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分行“本利丰”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资金将运用于农业银行优质客户的信托贷款项目,预期年收益率为4%,投资期限为1年,理财收益按季支付,客户无权提前终止该产品。该公司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其他流动资产”中。
  陕鼓动力(601369)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多笔银行理财产品,总金额为96700万元,包括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型理财产品、固定期限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等。该公司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其他流动资产”中。
  以上两家公司误将理财产品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按前述分析应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即使记入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按财务报表列报相关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一年内到期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中列示。
  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将越来越丰富,企业应认真分析理财产品特点,准确入账。因理财产品一般金额较大,其列示结果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入账不当将可能给投资者造成误导。

未纳入资产负债表的理财产品等是否单独反映。

8. 人民币离岸拆借利率漂升,是好事还是坏事?

最近一周香港离岸人民币拆息大幅走高,离岸市场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美元大涨后,套息交易资金未能及时从人民币资产撤离,平补美元头寸,且CNH与CNY价差持续,导致人民币回流内地。
加上年近岁末,内地流动性趋紧,间接拉高离岸市场拆息走势。且中长期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境内外资金进出管道逐步放宽等长期因素,对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逐步显现。
以下是报告全文:
1月中旬以后,内地拆息保持高位,Shibor一周价格在3.75%以上,而离岸CNH市场短期拆息则波幅较大,波动幅度在3.5%至7.8%之间,特别是1月末至今一周隔夜的CNH HIBOR FIXING 维持在4.6%至6.3%的水平,最高达到7.8%,离岸人民币拆息大幅扯高。
首先,目前离岸市场主要以银行间外汇掉期交易来获得人民币流动性,即以外汇(美元)与人民币进行掉期操作,相当于以外汇为抵押获取人民币的融资方式,目前外汇掉期市场日均交易量可超过200亿美元,是境外市场获得人民币流动性的主要来源。但近期以来,俄罗斯危机、瑞士央行突然宣布放弃瑞郎挂钩欧元、超预期欧洲版QE政策推出,令国际市场动荡不断,严重冲击市场信心,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最高突破95点,带动离岸市场美元买盘突然增加。由于国际套息资金一直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美元资金,兑换成人民币后,摆布于内地套取利差收益。如今美元短期内走强,套息交易资金未能及时从人民币资产撤离,平补美元头寸,带动离岸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波动加剧。
其次,CNH与CNY价差持续,导致人民币回流内地。近日受美元走强影响,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出现贬值,几度逼近低于中间价2%的最大波幅,境内外价差也一直保持在100点之上。特别是上周市场对央行放水(降息)有较强预期,离岸人民币即期价格曾打破去年最低点6.2713跌至6.2860,境内外价差(和境内收盘价格比)扩大到350点。CNH与CNY价差保持一定时间后,引起部份跨境结算资金于香港结汇,部份人民币资金回流,减少了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

再次,年近岁末,内地流动性趋紧,间接拉高离岸市场拆息走势。比如1月27日至2月4日,内地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加权平均)由3.91%飙升至4.58%;29日后,1月期质押式回购利率由5.27%攀升至5.95%。春节期间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行为较容易形成季节性流动性紧张,另一方面内地二级市场新股发行、新增外汇占款近期潜在下降等宏观因素对内地流动性也造成影响。随着春节时间内地市场资金紧张时点,内地MCB等资产收益率居高不下,境外人民币资金较多停留于内地享受高息,对离岸市场流动性带来压力。
尽管内地央行宣布降准以引导内地资金利率下行,但如前所述,春节消费需求、新股上市、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汇率差导致的资本跨境流出等因素,节前内地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因素并未有根本性缓解,银行间市场利率仍处于高位(7天期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4.44%,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4.80%)。
除上述短期因素以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境内外资金进出管道逐步放宽等长期因素,对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逐步显现。
首先,近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境内外资金进出管道大幅度放开,如增加境外机构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自贸区等跨境贷款使用量不断增加,离岸资金持续流入内地。
其次,沪港通至开通以来,以「北上」资金流向为主,其中,沪股通累计净流入798.92亿人民币,港股通净流出289.50亿人民币,两者净差560亿人民币进入内地市场,占目前香港整体人民币资金池的5%。
再者,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在境外作为资金交易及支付清算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然海外已建立多个人民币清算行,但根据SWIFT国际组织公布的交易资料反映,香港地区仍是境外人民币交易支付清算的中心枢纽,目前香港人民币RTGS系统日均交易金额已增加90%至平均每天8400亿元人民币,在内地季结/半年结/年结、企业贸易结算等日子,通过香港办理的跨境资金收付的交易量,明显地较平日为多。而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底,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合计1.13万亿元,年增速为7%)与境外人民币资产运用和市场容量提升速度差距较大,较易引起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问题。
2014年以来金管局已推出多项短期流动性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但鉴于近期香港离岸市场发展迅速,离岸人民币交收量快速增长,外汇市场规模快速攀升,市场需要规模更大、操作更便捷的即日短期流动性支持,以更好地避免离岸市场受短期因素影响而造成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