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2024-04-28

1. 如何理解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1、概念不同。会计主体即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可以是某个公司、某个社会团体,既可以是一个独立法人,也可以是一个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法律主体即具备独立民事责任(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或经济实体。
2、涉及领域不同。会计主体涉及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行为的领域,法律主体涉及的司法的领域。
3、包容性不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但在会计管理上可 以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就不具备法律主体的资格,有比如企业内部销售部门、某生产车间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核算单位。法律主体通常是会计主体,一个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都应当按照法律进行会计核算,这里不包括不需建账核算的自然人。
4、应当说实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就不是法律主体;应当依法实行会计核算的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如何理解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2.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3.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

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讨论和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会计主体,必须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的财产权。而现代公司制度满足了这一点。现代公司制度可以从不同侧面来描述,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
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制度至少包括三项内容:
①法人财产的形成制度或会计学上所说资本金制度。在投资者依法将其资金投入公司之后,这部分资金就与投资者的其它财产相区别,投资者不再直接支配这部分资金,也不能随意从公司抽回。所有投资者注入公司的资金加上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负债所形成的资产,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
②法人对其财产的权利制度。一方面,公司法人可以依法对法人财产行使各项权利如财产的支配权、使用权等;另一方面,公司以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③投资者对公司法人财产及其权利的制约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础。
这是因为:
①如果公司没有必要的财产,公司就不具备法人条件;
②如果公司对其法人财产不具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公司就不可能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也不可能成为民法关系的主体;
③如果公司没有法人财产权利,公司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这里,会计主体实际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同义语,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纳税主体就是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即谁该交税的问题。现代税收制度中,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是法律上成为权利与义务主体的普通人,自然人以个人身份来承担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是现代经济法律制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法人的确立就意味着它与现行的经济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关系确定了,它就要服从现行的制度,否则就是违法。从税收角度来看,法人必须承担纳税的义务,以其自己的名义纳税,否则也会受到各种处罚.
 税法作为公法的一个典型代表,与民商法等私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因其依据税法确定,因而是公法上的一种金钱债务。
 作为金钱债务,纳税义务与民商法上的金钱债务有一定的共性;但作为公法上的债务或称“税收债务”,它又与私法上的债务有很大不同。其差异尤其表现在:
第一,纳税义务是法定债务,仅能依法律规定来确定,而不能像私法债务那样依当事人之间的合意或意思表示来决定;
第二,纳税义务的履行只能依强行法之规定,一般不能像私法债务那样依当事。人的主观意愿进行和解;
第三,涉及纳税义务的争议,须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途径来解决,一般不能通过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来化解。
 纳税义务的上述性质,对于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处理相关问题很有意义。特别是有利于增强纳税义务的刚性。
事实上,依据税法确定的纳税义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应当对纳税人具有确定力、约束力和执行力。强调纳税义务的法律效力,有利于提高税收执法活动的效率,有利于促进纳税义务的履行。
   
此外。纳税义务的上述性质,还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有关。
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曾经有“权力说”和“债务说”两种理论。
其中,“权力说”是德国行政法学的奠基人奥托?梅耶(OnoMayer)所力倡的,它强调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之间的权力服从关系,认为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的存在与否,只有经过征税主体的“课税处分”才能确定,从而说明征税机关行政权力的重要性。
与“权力说”不同,“债务说”是德国法学家阿尔伯特亨泽尔(AlbertHensel)所倡导的,他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请求纳税人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公法上的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
强凋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的成立与否,并不是由征税机关的“课税处分”来决定,而是应依据是否满足税法规定的“课税要素”(或称“课税要件”、“税收要件”)来决定。该理论与德国1919年的《税法通则》的精神是一致的。
   
其实,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很难一概而论。
若能区分税收关系的不同阶段和环节,也许有助于深化相关认识。事实上,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并非同质,而是可以分为税收体制关系和税收征纳关系。在税收征纳关系中,又可进-步分为税收征纳实体关系和税收征纳程序关系。上述的税收体制关系和税收征纳程序关系,的确具有一定的权力服从性质。
因而“权力说”的某些解释也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税收征纳实体关系中,又确实更侧重于税收债务的履行;并且,纳税义务是否成立,并非由行政机关单方决定,而是需要依据税法所规定的“课税要素”来具体加以确定,从而使“债务说”又更有解释力。
因此,针对税法所调整的复杂社会关系,确有必要作出具体区分,以针对具体阶段的社会关系,来确定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基于上述考虑,可以认为,由于纳税义务是属于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因而用“债务说”来解释是更为合适的。
这也是前面把纳税义务定位为公法上的金钱债务的重要理由。事实上,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立法上,已经把这种纳税义务直接规定为税收债务或金钱债务。
   
明确纳税义务的上述性质,对于税收征管很重要。它使税收征管的目标更加明晰,也使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有利于形成国家与纳税人之间良好的税收互动关系,有利于改进征纳双方之间的博弈。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完全对等,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因此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如果一个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则不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法律主体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从概念上讲,会计主体的内涵要广,即会计主体包容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

4. 会计中的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是什么?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会计主体又称作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
  法律主体是指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对于企业中一些特殊的单位,如独立核算的车间、分公司等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

5.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我国的会计法第二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办理会计事务;以上这这些机构团体都是法律的主体,所以,法律主体一定会是会计主体。
     但不是所有做会计核算的的组织,都能有资格成为了法律主体的,只有独立人格的法人才能是法律的主体。例如有些单位为了管理上的需要,在某车间,或者单位下面的办事处,设立会计核算,那么这个车间,或者这个办事处,就成了会计主体,但是车间跟办事处就不是法律主体,对外法人单位还是主体单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体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方便管理,所以会计的主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这是会计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理解了就很容易记忆了。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6.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在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此处所说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将法人等“人合组织”类推为法律主体。
在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法律主体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

会计主体即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可以是某个公司、某个社会团体,既可以是一个独立法人,也可以是一个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法律主体即具备独立民事责任(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或经济实体。

7.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

亲,法…律主体按规定必须设立会计,进行独立核算,所以它也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都有法/律主体资格。
 你可以这样理解,你给谁算账,谁就是你的会计主体。而法/律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它的特点举个例子。法/院/开庭审理,不论原告被告,有法/律主体资格的,一定是XX公司坐在席上。如果街边的小餐馆,它没有法/律主体资格,那席上坐的一定是餐馆的老板XXX,而不会是XX餐馆。因为这个餐馆不具有法/律主体资格。但它可不可以设个会计给自己算账?可以,那它就是会计主体。
 再举个例子,有一家公司,下设三个车间。公司规定每个车间设一名小会计,月终报给公司的总会计进行汇总。假设你现在就是车间一的小会计,你给谁算账?你就给车间一算账,那车间一就是你的会计主体。车间一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吗?没有。它不能独立出庭,对吗?所以车间一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这个前面说过了。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法/律主体必须独立核算,它肯定有会计给它算账的,所以它是会计主体。这样我们就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摘要】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是一回事吗为什么【提问】
亲~欢迎使用百度知道在线1对1咨询服务,我是百度知道答主"池林yYA"😊接下来由我为您解答,很荣幸为您服务,我将认真且仔细对待您的问题,打字和整理资料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回答】
亲,法…律主体按规定必须设立会计,进行独立核算,所以它也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都有法/律主体资格。
 你可以这样理解,你给谁算账,谁就是你的会计主体。而法/律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它的特点举个例子。法/院/开庭审理,不论原告被告,有法/律主体资格的,一定是XX公司坐在席上。如果街边的小餐馆,它没有法/律主体资格,那席上坐的一定是餐馆的老板XXX,而不会是XX餐馆。因为这个餐馆不具有法/律主体资格。但它可不可以设个会计给自己算账?可以,那它就是会计主体。
 再举个例子,有一家公司,下设三个车间。公司规定每个车间设一名小会计,月终报给公司的总会计进行汇总。假设你现在就是车间一的小会计,你给谁算账?你就给车间一算账,那车间一就是你的会计主体。车间一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吗?没有。它不能独立出庭,对吗?所以车间一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这个前面说过了。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法/律主体必须独立核算,它肯定有会计给它算账的,所以它是会计主体。这样我们就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回答】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希望我的答复能够帮助到你😊可以给我的服务给个赞哦😘后期有疑问可以随时提问哦😘祝您生活愉快,天天开心😘😘【回答】
材料采购成本包括哪些内容【提问】
亲,1.
购买材料,结算价款即买价。

2.
支付各种材料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以及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小规模企业还包含发票上增值税。【回答】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希望我的答复能够帮助到你😊可以给我的服务给个赞哦😘后期有疑问可以随时提问哦😘祝您生活愉快,天天开心😘😘【回答】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有哪些区别【提问】
亲,1.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2.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回答】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希望我的答复能够帮助到你😊可以给我的服务给个赞哦😘后期有疑问可以随时提问哦😘祝您生活愉快,天天开心😘😘【回答】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

8.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在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此处所说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将法人等“人合组织”类推为法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