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丁的人物简介

2024-04-28

1. 约翰·巴丁的人物简介

巴丁1908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市,1923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工程系学习,1928年取得学士学位,1929年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巴丁留校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1930年到1933年期间,巴丁在匹兹堡海湾实验研究所从事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1933年巴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在E.P.魏格纳的指导下研究固体物理学。1935年到1938年期间任哈佛大学研究员,并于193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38年到1941年间,巴丁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1941年到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1945年到1951年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及金属的导电机制、半导体表面性能等问题。1947年和同事布拉顿发明了半导体三极管,一个月后,肖克利发明了PN结晶体管,三人因发现晶体管效应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翰·巴丁的人物简介

2. 约翰·巴丁的介绍


3. 约翰·巴丁简介

 专业:物理学家、电机工程师
 国籍:美国 为什么出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在1956年帮助发明晶体管,1972年第二次为BCS理论。
  出生:1908年5月23日出生地: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一代:最伟大的一代星号:双子座
  去世:1991年1月30日(82岁)死因:心脏病
   
 结婚生活1938-07-18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巴丁(30岁)与简·麦克斯韦尔结婚约翰·巴丁1947年12月23日在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约翰·巴丁、沃尔特·H·布拉坦和威廉·肖克利1956年11月0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威廉·肖克利,Walter H.Brattain和John Bardeen外部传记John Bardeen-传记-在Facebook上分享诺贝尔奖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工程师George WestinghouseGottlieb DaimlerIsambard Kingdom Brunel著名物理学家Arthur Leonard SchawlowGordon GouldSamuel C.C.Ting 
   

约翰·巴丁简介

4. 关于约翰·巴丁有哪些介绍?

1908年5月23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巴丁出生在威斯康星州。他少年时代学习很用功,16岁考上大学,对物理方面的知识尤其热衷。巴丁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5. 约翰·巴丁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1908年5月23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巴丁出生在威斯康星州。他少年时代学习很用功,16岁考上大学,对物理方面的知识尤其热衷。巴丁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早年,巴丁和肖克莱、布拉坦一起,共同研究半导体锗和硅的物理性质。肖克莱于1939年提出“利用半导体而不用真空管的放大器在原则上可行的”。布拉坦和巴丁在开始研究晶体三极管时,采用了肖克莱的场效应概念,但实验屡遭失败。两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巴丁又提出了表面态理论。巴丁将他的理论运用到了试验中,他在锗晶体上放置了一枚固定针和一枚探针,利用加上负电压的探针来检查固定针附近的电位分布。当巴丁将探针向固定针靠近到0.05毫米处时,突然发现,改变流过探针的电流能极大地影响流过固定针的电流。这一意外的发现,使他们意识到,这个装置可以起放大作用。
1947年12月23日,这是个普通却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三人经过反复研究,最后达成共识,巴丁和布拉顿把两根细金属丝置放在锗半导体晶体片的表面,其中一根接通电流,使另一根尽量靠近它,并加上微电流,这时,通过锗片的电流突然增大起来。这就是一种信号放大现象。利用这一现象,他们很快就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半导体器件,这就是晶体管。从此,又大又笨又费电的电子管时代画上了句号,人们迎来了晶体管为元件的电子时代。
这个成果一公布,立刻轰动了电子学界,巴丁等被称为电子技术革命的杰出代表。由于这一贡献,巴丁和肖克莱、布拉坦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丁三人发明的这种晶体管的结构,只是金属与半导体晶片的某一“点”接触,故称之为“点接触晶体管”。然而,当时这种晶体管存在着不稳定、噪声大、频率低、放大率小、制作困难等缺点,某些性能还比不上电子管。当时人们估计,它只能使用在助听器之类的小东西上,很难预见到它以后有巨大发展。
在“点接触晶体管”诞生之后,肖克莱认识到过去进展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一味地模仿真空三极管。肖克莱又对半导体的性能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空穴”这一崭新的概念,并提出另一个新设想:在半导体的两个P区中间夹一个N区的结构,就可以实现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肖克莱给这种晶体管取名为“结型晶体管”。由于当时技术条件较差,他克服重重困难,整整费了一年的时间,在1950年终于试制成功第一个“结型晶体管”。这种晶体管是利用晶体中的电子和空穴的作用原理制成的,它是现代晶体管的雏形。
“结型晶体管”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它证明半导体的放大作用不是由表面现象引起,而是在半导体内部发生的放大过程中形成的。它克服了“点接触晶体管”的不稳定性,而且噪声低、功率大。
此后,许多科研人员又对晶体管的改进和半导体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继而开发出许多品种的新型晶体管,如合金晶体管、漂移晶体管、台面晶体管、平面晶体管、外延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功率晶体管等。
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巴丁又开始向另一个科学高峰——超导理论攀登。超导现象是指一些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下降接近绝对零度时会突然消失,成为没有电阻的超导体。当时,超导现象是科学上的难题,巴丁与中学教师库柏、研究生施里弗共同攻关。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建立了超导理论。为了纪念他们三人的杰出贡献,后人称超导理论为BCS理论(由三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他们三人又共同获得197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合作搞科研还被科学界称为老中青三代各献所长、共同合作的典范。巴丁在同一领域(固体物理)前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约翰·巴丁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6. 关于约翰·巴丁的介绍有哪些介绍?

约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巴丁出生在威斯康星州。他少年时代学习很用功,16岁考上大学,对物理方面的知识尤其热衷。巴丁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7. 约翰·巴里的生平事迹

约翰·巴里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师级电影音乐家之一,曾以《冬之狮》,《狮子与我》,《走出非洲》和《与狼共舞》获得四座最佳原著音乐金像奖,《狮子与我》的”Born Free”并获得金像奖最佳原著歌曲奖。他的早期配乐作品以007系列最为脍炙人口,鲜明的音乐形象与历久不衰的流传魅力,比美Ennio Morricone的流浪镖客与John Williams的银河战史。近期的作品则转变成细腻唯美的浪漫史诗风格,如《时光倒流70年》,《走出非洲》和《与狼共舞》等,不仅在各项电影音乐奖项上大有斩获,也成为唱片巿场上历久不衰的长青专辑。大致上来说,我们也的确可以将John Barry的作品区分成早期的爵士音乐,与近期的唯美管弦两种典型风格.John Barry原名Jonathan Barry Predergast,1933年11月3日生于英国。由于父亲经营多家剧院(也可当作音乐厅),因此自幼John Barry即与许多欧洲知名交响乐团或音乐家有所接触。John Barry的母亲也是一名钢琴家,而且九岁时便安排John Barry学习钢琴,为John Barry打下很好的音乐根基。加上John Barry称得上是戏院的少东,耳濡目染下,很早就迷上电影与电影音乐。他说很小都就想过自己要当一个像Max Steiner或Franz Waxman那样的电影音乐家,只是不知如何去做这样的事.60年代,John Barry结束军旅生涯返回英国,他组成爵士乐团John Barry Seven,在流行音乐界颇有一席之地.1962年,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的谍特小说007系列首次搬上大银幕。第一部邦德电影《007》的配乐者原来签定了Monty Norman,但John Barry的朋友邀请John Barry为这部配乐补强一下,希望John Barry能帮忙写一个主题音乐。John Barry原来并不打算答应,因为他认为自己的风格和Monty Norman并不符合,但在重金引诱下,John Barry还是答应替Norman的作品做一些修改。不过John Barry坦白表示要他写的话,恐怕就要完全依他的意思改才行,Norman对这种作法表示:虽然这样让我挺没面子,不过你放手做就是!于是John Barry花了整个周末改写一首新的主题音乐。原来John Barry以为这个音乐只会被当成片头音乐,直到后来进了戏院才发现整部电影,到处听得到这个主题。而他不但没有被事先告知,甚至也没有挂名作者。John Barry自然得打通电话向制片人抗议一番。不过,制片告诉他,先别这么生气,因为他们已经决定把所有的邦德电影续集都交给John Barry配乐了。直至今日,邦德主题的原作者,究竟算是Monty Norman还是John Barry仍颇有争议,不过由于后来John Barry陆续谱写了11部邦德电影音乐,因此,邦德电影音乐仍是John Barry最具代表性的招牌名作.John Barry最后为邦德电影效力是1987年的《黎明生机》,之后陆续由Michael Kamen,Eric Serra与David Arnold等新秀接手。邦德系列不仅让John Barry扬名影坛,建立了谍特斗智电影音乐的基本形象,同时也是John Barry爵士音乐风格的代表作。除了这个系列外,《体热》,《午夜牛郎》以及《棉花俱乐部》等作品,也都展现了John Barry道地的爵士功力,不过近年来John Barry显然较少有这一类的作品了。大约自《时光倒流70年》之后,Jahn Barry开始以唯美管弦为主要的作品型态,让人不免为John Barry勾勒出一幅罗曼蒂克的艺术家形象。但实际上Barry的性格却是出名的火爆,这种性格也是基于他对艺术的坚持。比如他毅然退出和等卖座影片的配乐,原因都是因为他不认为一个”配乐家”,能在这样塞满歌曲的电影中表现什么。说起来Barry的管弦编曲手法并不丰富,有时几乎是千篇一律,这多少会让人觉得他的管弦作品每一部听起来都很相似。不过由于旋律上的精雕细琢与超凡脱俗的唯美情怀,在这些风格雷同的管弦作品中,John Barry仍旧打造了几部傲视影史的经典名作。也许John Barry正是一名浪漫主义的性情中人,这几部相当杰出的管弦作品,几乎都象征了他生命中的重大历程。John Barry将1980年的《时光倒流70年》献给了他在四个月中相继过世的双亲,1985年的《走出非洲》则献给因意外而过世的弟弟派屈克,80年代末期John Barry由于健康因素,导致作品产量锐减甚至停顿(据说是因为误食不合格的“健康食品”导致食道破裂),直到1990年才以《与狼共舞》复出,并即刻夺下金像奖,John Barry将这部作品献给三位帮助他度过健康危机的医生。邦德音乐的爵士风情和浪漫管弦这两种典型的乐风,是一般乐迷对John Barry的基本印象。1998年John Barry发表非电影音乐的个人专辑”The Beyondness of Things”,也是以这两类的音乐风格为主。不过其实John Barry也写过不少兼具管弦气势与古典史诗美的音乐作品,其中大多是历史剧。1968年的《冬之狮》尤其是代表作,也是John Barry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冬之狮》的故事发生在比音乐记谱更早的时代,John Barry全凭个人的研究和揣摩,塑造出他认为应该存在于那个时代,而且吻合故事情境的音乐,是一部相当精彩的史诗巨构,绝对能让熟悉Barry的乐迷大感惊奇。John Barry最为不愉快的一次配乐经验,大概就是接下Barbra Streisand的《潮浪王子》,他与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始终意见不合,而且他认为Streisand对配乐家的干预太多,他无法和人这般共事,所以最后John Barry还是决定退出这部作品,后来这部配乐由新秀James Newton Howard接手。至于谈到John Barry真正最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电影音乐,John Barry则提出两部电影,一是史丹利·库布力克的《2001年太空漫游》,坦白说这也是当代许多配乐家渴望能接下的作品,不过最后库布力克选择了古典音乐;另一部则是《天堂电影院》,John Barry说:当然,Ennio Morricone写的音乐很完美,我之所以希望能为这部电影配乐,是因为它的故事内容,俨然就像我的童年生活一般。近年来John Barry的作品数量逐年递减,主要仍是由于健康考量。虽然每年只有一部左右的作品推出,仍旧令不少乐迷引领企首。他的近期作品有《桃色交易》,《终极密码战》,《魔鬼专家》等等。当迈入2001年——Beat Girl问世四十年后,Barry在电影音乐创作上毫无懈怠之相,最近的作品包括Cry The Beloved Rising及Enigma,专辑Moviola和The Beyondness Of Things、Eternal Echoes的成功,使Barry回到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指挥了一系列的音乐会演奏。2011年1月30日,约翰·巴里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7岁。

约翰·巴里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