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一生经历

2024-05-12

1. 巴菲特的一生经历

本课程的讲师是刘庆丰,从事出版工作十余年,后在财经智库任首席研究员,《财税研究》杂志主编。从事财税和宏观经济研究

巴菲特的一生经历

2. 巴菲特说,只有做价值投资才更容易赚到钱

  价值投资,什么是价值投资?恐怕很多理财人士,都不一定会关注这个问题,更别说一些新晋的理财小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而价值投资又会对我们投资理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帮助大家理解,我们先说一点题外话。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股神”巴菲特,但是,很少人真正体会到巴菲特的投资哲学,这也成了很多渴望短时间内获得财富的人,最想知道的“秘诀”。
      于是就有了巴菲特饭局,世界各地想和他一起吃饭的人可能不多,但这个饭局在中国却很有市场,有些人甚至搞起了竞拍,在我看了这就是一次价格高昂的智商税,或许正像国外人说的那样,中国人就是钱多人傻。
      有些人甚至花很多钱拍得这场饭局,不是为了得到巴菲特成功的秘诀,而是为了在更多中国人面前装X,以此做为其人生最为骄傲的资本。
      究竟有没有人真的是想知道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呢?答案是有。曾经就有人问过巴菲特,巴菲特的回答是价值投资。解释一下,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是我们关注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它可以反应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更可以体现在这件事情的价值资本上,举个例子:比如说5G,大家都知道它是下一代通讯的载体,在不久的将会带来一场产业的升级与变革,这就是价值。而对应的相关产业都将受益,包括 科技 、芯片等等,体现在资本方面,那就是投资规模和投资时间。当然这里面既有政府行为,也民间资本。作为普通人想参与其中,以小博大借机获取收益,那就是要通过购买股票或者是购买基金。这听起来并不高深也不神秘,甚至在巴菲特本人看来,及其简单,甚至每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能学的会。
   可能是出于不甘心,于是就有人继续追问,既然是价值投资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大家却不像你一样能赚到这么多钱?巴菲特回答,很多人赚不到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慢慢变富,投资是个长期活,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执行策略,每天既要面对账面涨亏,还要不断地加码,90%以上的人都坚持不下来,而放弃则意味着亏损,所以赚钱并不需要非常聪明,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那些渴望暴富的人,总是追涨杀跌,所以一辈子只能当个韭菜!而我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而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没错,这就是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很多人太急功近利了,既想赚钱,又缺少足够的耐心,总想一夜暴富,这说白了就是财商余额不足的问题,财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与财富成正比的,一个人财商越高财富的积累速度越快。

3. 巴菲特详细创业历程?

说一下巴菲特的创业故事和传奇经历
虽然巴菲特的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资产过亿,但是在大学毕业后, 巴菲特的父亲拒绝了他想接管父亲的公司的想法。父亲宁可慷慨地把大笔大笔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也不肯给巴菲特留一分钱。没办法,为了积累创业资金,巴菲特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巴菲特白手起家成为世界首富的创业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小编带你一起去了解巴菲特的创业故事和传奇经历。
  一、巴菲特6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第一次赚钱是倒卖可乐,据巴菲特的母亲回忆,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二、巴菲特10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当巴菲特还在露丝黑尔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个名为"马童选集"的报告,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挑选谁是赢家的系统。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10岁的巴菲特就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的图表。10岁那年,他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三、巴菲特11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估计要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们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过对巴菲特来说,他一种好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所以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奥马哈,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离家出走不一样的是,他的离家出走是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帮忙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
  四、巴菲特15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5岁时候的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投送给公寓大楼内的住户。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罗尔说,少年时巴菲特就能把《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背下来。他想象自己能从一台机器开始,使他的赢利渐增到几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纳德?丹利,花了25美元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弹球机后,开始了他们的弹球生意,他们把弹球机安装在繁华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开业一天后,这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发现盛满了五分镍币的盘子里有一张4美元的纸钞。 1945年,当巴菲特还在高中读书时,他就从父亲手里买下了一家农场,这是一个未曾耕种过的农场,占地面积为40英亩,售价是1200美元。然后,把农场租给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7年,17岁的巴菲特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美元的财富,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他的父母负担起了他上大学的费用,尽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这些。
  六、巴菲特19岁时候的经历
  1950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巴菲特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 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的权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向哥伦比亚商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学的通知。他于1951年6月毕业于该校。
  七、26岁的巴菲特就已经立志成为百万富翁
  1956年,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一试身手。一次,他在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不久,一帮亲朋凑了10.5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成为亿万富翁后的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生活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带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经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 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2007年3月1日晚间,“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财政年度的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飓风“爽约”,公司主营的保险业务获利颇丰,伯克希尔公司去年利润增长了29.2%,盈利达110.2亿美元(高于2005年同期的85.3亿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为5338美元)。 

巴菲特详细创业历程?

4. 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以下是巴菲特先生几个优良的选股习惯
习惯一:挑选价值股
巴菲特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股票价格的基础,如果一家企业具有良好的前景和较高的成长性,那么随着企业内在价值的提高,其股票价格最终能反映它的价值。所以,他的投资理念是买下公司,而不是股票,他曾说:“我们的投资将以实质价值而不是热门股作为投资的选择标准。”�习惯二:选择最安全的股票 巴菲特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这是巴菲特选择股票的重要原则。可以说,巴菲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遵循了不亏损的原则,他选择的股票一般都有很高的“安全边际”。
习惯三:选择自己熟悉的股票�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个习惯,就是选择熟悉的股票,对于不熟悉的股票从来不选。对于那些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等都不了解、不熟悉的公司即便是被人说得天花乱坠,巴菲特也从不感兴趣,更不会去投资它,买它的股票。巴菲特常说:“投资必须坚持理性的原则,如果你不了解它,就不要行动。”他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股市上的股票则数以千计,不同的企业从事着不同的业务,这些业务不可能是我们都熟悉和了解的。不如将我们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我们熟悉的企业上,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企业的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投资决策。习惯四:选股重视企业而不重视股价� 重视企业内在本质而看轻股价是巴菲特选股的重要习惯之一。当巴菲特从事投资的时候,他观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数的投资人只是观察其股价而已。他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预测和盼望价格改变,却很少花时间去了解他们手中持股公司的经营状况。这种基本态度的不同,造成一般投资人与巴菲特根本上的差异。巴菲特拥有股权,并管理过各式各样的公司,这种凡事都要插手的经验,将巴菲特和其他专业投资人区别开来。

5. 巴菲特为什麽会那麽成功啊?


巴菲特为什麽会那麽成功啊?

6. 巴菲特的投资大道,你一定要知道?


7. 巴菲特的投资观是什么?


巴菲特的投资观是什么?

8. 巴菲特股东大会召开在即,往年他都给出过哪些投资秘诀?

投资秘籍倒没发现,但是我建议可以去看这几本书,如:《聪明的投资者》 《怎样选择成长股》 《证券分析》 《杰克·韦尔奇自传》。巴菲特谈到海外收购时说,他从未因为一家公司在海外而放弃任何机会,只是他不走运,而且我没有关注太多的非美国公司,几乎所有想在美国出售公司的创始人和家庭都知道伯克希尔,其中许多人倾向于出售给伯克希尔,而且外国公司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巴菲特在美国以外对我们一无所知。
我对这种好运感到有些失望,但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海外机会,巴菲特对金融危机期间的投资进行了回顾和反思,该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过早使用了其大部分现金,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头几个月,他们急忙进行干预, 从我们现在知道的情况来看,我们最好保留所有资金,直到金融危机真正触底,时序预测可能会大大改善。
唯一的问题是,我永远不知道如何确定市场何时见底,巴菲特对一个人如何计算自己的能力圈的回答:我非常了解他的能力圈的界限,但是我对其他人真的没有任何建议,每个人都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许多首席执行官不知道其能力圈的起点或终点,巴菲特说,在一定程度的财富之后,消费与幸福负相关。
然后他解释了自己的消费观点,我的生活不会变得更加幸福,因为我会花更多的钱,更多的财富和收入使生活变得与众不同,并且存在极限,因为 一旦超过此限制,更多的消费将与幸福负相关,巴菲特最大的改变是对高科技公司,巴菲特对没有投资亚马逊和谷歌表示遗憾。 
以上的问题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果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方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